妈妈,我不想去学校。
妈妈,为什么是上5天学放2天假?
妈妈,今天星期几了,快到周末了吗?
妈妈,我今天想要请假的,因为不想去幼儿园。
这些来自女儿的烦恼,我本来没有太在意,一直在试图安慰她,甚至想要通过说教改变她的想法。
直到昨天早上送女儿上学的路上,她再次说了一句“我不想去学校”,我觉得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我问女儿为什么不想去学校,她说学校里没人和她玩;我问之前一起玩的好朋友呢,她说现在不和她玩了。
这些对话结束后,我目送女儿走进幼儿园,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担心、自责、焦虑、害怕......
路上和队友探讨这个问题,我问队友你觉得女儿的性格是怎样的,队友说是懦弱胆小。
我反思自己的性格和养育,我和队友说,我觉得女儿这样是遗传了我的性格,我是优柔寡断和不自信的,平日里女儿和我太亲近了,就越来越像我了。
队友问我说是不是所谓的“讨好型人格”,我沉默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我又问队友,针对女儿这个样子该怎么做,队友说多打几顿就好了,我并不赞成,这只会越来越严重。
昨天一整天工作任务很重,心里始终悬着这个事,女儿不想去学校的原因是什么?
是校园凌霸?中班小朋友的心智不至于刻意欺负其他孩子,但是否会说不和她玩了,同事让其他小朋友也不和她玩了。
是性格问题?不主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被动等待其他小朋友来找自己玩?
是小班升中班的不适应吗?小班以适应为主,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中班开始接触一些学习内容。
是暑假在家待太久了,上学之后状态转变不过来,一时难以适应学校的节奏?跟上学校的节奏会给她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是老师严肃的问题吗?上次陪女儿表演节目时,亲眼看到老师把一个哭哭啼啼的孩子晾在一边两三分钟,并且严肃地让她冷静;看到在节目表演时,一个平时非常顽皮的男孩子想要在台下鼓掌,也要回头征得老师的同意后才敢站起来鼓掌。
......
在《不想开学,幼儿园里没有妈妈》这篇文章中,聊到女儿幼儿园里烦恼的事情,当时认为女儿不想去幼儿园是因为暑假在家待太久了,开学了不习惯,并且想要通过在关键时刻说一些关键的话,帮助女儿解除心中的顾忌。
现在看来,这件事并没有我想象中的这么简单。今天周三,这周三天的时间里女儿两天都说不想去上学;上周也说过一次,但我没在意;开学前也说过,我以为是假期在家待太久不想开学。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女儿不想去学校,我暂时不得而知。我昨天确实被这个问题打击到了,一直没有理清楚。我内心很着急,想要一下解决这个问题,以至于越想越多、越想越乱,到下班时精力几乎被耗尽,昨天的文章也空窗了。晚上破天荒地9点半就抱着女儿睡着了。
后来把解决问题的思路转换了,想要靠一篇文章的一次性思考是不太可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把问题成功解决的。这样操之过急很有可能不对症,把事情办砸,让女儿越来越不想去学校。
所以,需要持续的思考——求证——思考——总结。用系列文章的输出,动态记录这个过程,当然更多是监督自己,重视这个问题。今天这篇,算是系列文章的开篇,先把自己的思路理顺,把心态放平,一步步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