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最后一天,照常送娃上班,娃半天我一天。早上我听到一段关于描述述情障碍的小视频。
“如果总是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性格特别暴躁,情绪也不稳定,面对问题时也难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但凡别人没有符合预期就愤怒。而且越是和亲近的人越容易出现这种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不是因为脾气不好,而是因为遭受过太多的伤害和委屈,所以在潜意识里已经习惯了用攻击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这种没有办法识别和描述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的问题,心理学上称为述情障碍,通常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他们很少表达自己的爱意和关心,比如说在感情里你精心给他准备的礼物,他们可能没有办法表达出相应的喜悦或者是感觉感激之情,只是简单的说一声谢谢,他们内心的情感体验可能很模糊平淡,又或者说是你问他到底爱不爱你,有多爱你,他的回复可能是我不知道,我感觉还行,我们俩就这样就挺好的,这一切的平淡和不知所然,其实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觉察能力都非常的差,更别说回应感情里的另一半,第二如果感情里一旦出现矛盾,他就会习惯性的去跟你对抗,他们连自己的情绪和情感都是难以理解的,所以他们更加无法理解别人的感受,所以他一旦被否定就会下意识的做出攻击模样,本能的去对抗必须解决问题,他们其实更想要赢,就述情障碍的形成一般是由于原生家庭存在着自恋型的养育者,又或者是冷漠忽视型的养育者,才会造成他们如今的情感表达如此的困难。比方说自恋型的养育者,他们天生占据一个上位者,优势孩子作为若是自然就成为他们发泄的工具了,比如很多父母工作不如意,或者在社会上受到的贬低,都会把这种压力给转移到孩子身上去,孩子要承受他的无能狂怒,还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去反抗,否则就会迎来父母更激烈的情绪爆发。
一旦孩子被情绪爆发击溃了很多次以后,他就会认为自己真正的想法与感受不重要或者是我的想法和感受是错误的,是养育者给他输出的一个观念,长大后内心就会积压很多怨恨愤怒和委屈,潜意识里总有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和绝望感,这些负能量都储存在你的身体记忆里,时时刻刻影响着你,一旦有一个导火索,你的脾气就很容易爆发了,改善述情障碍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并没有短期之内行之有效的并且立竿见影的方法。
如果你已经遇到一个述情障碍者,或者你自己是述情障碍,你该怎么办?你可以尝试去帮助对方描述出他的情绪感受,还有你自己的情绪感受,比如说对方无能狂怒的时候,你要识别对方的主要需求,他要是需要被看见还是需要被理解,或者是他在别的地方被否定了,期望的是伴侣能顺从他,很多时候他表达不出来的是一些很脆弱的东西,或者说是他自己不愿意面对的东西,但是如果你能够去精准识别,并且帮他表达出来一些他的感受,让他一步步勇敢的去面对真实的自我,重塑内在的安全感、存在感、价值感,建立一个安全强大的内心世界。
听完描述,感受到述情障碍者。小时候也是冷漠的被扶养长大,长大后感觉自己比较是凉薄之人,不配被爱。早上送娃回来路上,这件事情一直围绕在脑海里面,我也有娃,发现娃也是跟我不是那么亲近的人,我也在反思是不是自己也在给孩子教育成小时候父母教育我的样子。
发现问题及时想办法,然后去解决问题。
我不要娃养成我这样,我也不要我一直被述情障碍着,今天开始好好研究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好好把自己和娃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