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曾言:“只有当我的行为可以为共同体带来利益时,我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那么价值又意味着什么呢?
他进一步解释:“只有当我认为我的行为具有价值时,我才能激发出内在的勇气。”
这种勇气能够让我克服自卑情绪,带来内在的满足感,这是金钱无法替代的。
这种满足感能填补我内心的空虚,让我找到生活的价值,不再感觉虚度光阴。可是一昧的追求这种满足感同样也带来了「副作用」。
每当我休息的时候,莫名的焦虑感渐渐爬上心头,蔓延全身。我如同一根紧绷的琴弦,一旦松了难以回弹。
都说要平衡工作与生活,可一直被催着赶路,等到意识到时才发现已经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无数的选择,我只有有限的机会。
这时的我反而又怀念起那段求职的日子,现在的思绪被工作占满,少了那一份对未来的思考。生活中恰好需要这种“停滞”,什么都不做不代表没有任何价值,想想未来的路在哪才能更好地再出发。
长久以来,一个问题如同迷雾般笼罩着我:我们必须工作吗
?在社会层面看来,不工作似乎成了一种脱轨,一种价值的丧失。
回想起那段焦虑的求职日子,我如同置身于一片迷茫的海洋,既害怕找不到那个叫做工作的小岛,又担心无法维持生活在海上的航船。
现如今再回过头看,一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世界仍旧照常运行,我也找到了工作。是什么在无形中渲染了这份焦虑?或许是我太过在意他人的目光。
你可能会说:“你不必在意他人的看法。”我当然明白,但知易行难。当家人、朋友来问你最近在做什么的时候,你会发现难以启齿,没法完全坦白自己的境遇,或许是成长让我学会了独立。
虽然交谈可以转换话题,但终究绕不过现状。唯有勇敢跨过,才能找到解脱。如果分别能让彼此变得更好,也是一种意义。
偶尔还会想起陪伴过自己一段时间的人,会在生活和书中慢慢明白自己犯过的无法弥补的错误。
人总要学着自愈,从独自舔舐伤口到无坚不摧。我们都曾深信一个人,都曾把谁当做自己的一束光,最后人们说,什么都可能当成自己的精神支柱,唯独不能是人。
人是善变的,又是可悲的,有些是身不由己,被时代裹挟着脚步,有些是财迷心窍,被利益熏心背离初衷。我们都想对自己好一点,最后却让自己活得很累。我们说多挣钱会让自己过上好生活,可钱多了,自己好像也没有多开心,更多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好像更累了。
那天妈妈问我,什么才是最伟大?我想了很多杰出的人物,妈妈却说是“平凡”,我到现在也不太明白为什么是平凡,却也能逐渐接受自己的平凡。
像书里的苏欣然一样,我也不想结婚,我承认自己渴望被爱,但我也不想伤害别人,更何况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我还没有爱人的能力。我不想把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