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4:43醒了,下意识躺着做几组腹部呼吸再起床,结果二组都不到又睡过去了,我的后半生估计尝不到失眠的滋味了。
起床发现外面下雨了,前二天陪我晨练的弯弯的小船一样的新月躲进了云层里,天空漆黑一片,只有滴嗒嘀嗒的雨点落下的声音。虎啸练了50分钟,虽然“哞”的不如春天里姐姐那般虎虎生威,却也“哞”出一身汗,脚心烫烫的那种热。海螺练了半个小时,依旧有点慢,练的少就是无法更精进。晨练结束,一身轻松。
上午和同事结伴去做核酸,同事接电话的档,我调整成用和气步走路。把心放在脚上,脚落哪,我的心就跟到哪,我觉得双腿像空了一样轻松,走在落满秋叶的路上,心那般平静。同事打完电话,我们边聊天边走,恢复了常态的走路,忽觉双腿沉重了很多,走路吃力了一些。悄悄观察了一下同事的走姿,身心分离的状态就只是感觉脚在挪动而已。不说话的间隙我又调回和气步,又回到了轻松的状态。果真是不一样的感觉,而且真的不会有人知道你走路也在练功。生活家的功夫真好,源自生活,安于生活,连走路都能走出愉悦的心情和步伐!
晚上单位需要加班,破天荒的请了次完整的假,除了视频没开,与平时倒没有不同,赶上了听老师继续悟生命。静修中身体出现的酸麻胀痛痒等反应,就让它酸、让它麻、让它胀、让它痛、让它痒,一个句号就结束了它们。像烧开水一样,烧到80度还疼,烧到90度也疼,烧到100度就烧通了。哈哈,玄明老师太会比拟了!
讲到性命双修,之所以性在前,命在后,就是后天返先天的一个过程。性,首先体现的是我们生活中慢慢生成的眼耳鼻舌身意的性能,这些渐渐养成的并固化的习性阻挡了我们对命的认知,所以要先破习性见性。怎么破?一靠外力。用意识调整行为模式改变习性,比如原来吃饭先吃菜后喝汤,现在调整成先喝汤后吃菜。在生活中接受不了的状态,今天能接受但会有不舒服,明天依然接受,没有了不舒服,这就是强行靠意志力一点一点去改变习性。二靠改变内在,用内在的空性打破习性。链接空性,必须做到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处处无我,念念无我,何时何地都保持中、空的状态。这种方式直接明心见性,比较难达到,一旦做到,改变自己就会相当容易。进窄门定是先难后易
。
也许我们会问,为什么要往回修呢?老师这样说:往回修,西方人比喻把生命格式化恢复出厂设置,让其回到初始状态,意在使生命活在当下。而用中国话讲,借庄子之言,“与道合一,乘物以游心。”回修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学会驾驭自然规律和法则,最大限度地顺应自然,以实现内在精神的自由和解放,回归零力的状态,不执不着,用无为心做有为事,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所以我们之所以要静修,要向内在探索,就是为了开启生命能量,破除我们后天认知和习性的限制,活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状态。
老师说向内向心去探索,挑战性极大。生活就像一部电影,我们自编自导自演,这个过程就是考验我们,历练我们“静功”的能力,在生活中动中修静。难度大是大,只要途径方法正确,你跟上走,不断做,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除非你不愿意去做,这就是修行。
这节静修课没修持,却把老师对生命所悟的内容听了个完整。看着屏幕里可爱的伙伴阳光课程结束的主持,由衷的为她开心!超级自然!语速语调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刚刚好。老师微扬的嘴角投射的是对她的赞扬和鼓励。能力相比态度而言,我更喜欢选择做事的态度,那是对生命的担当和负责。愿我的伙伴们在玄明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各个都如展翅的雏鹰有朝一日一冲飞天,搏击长空。
这一天,像战场,忙是忙了点,累也累了些,却开心而归!睡觉!今天将不在,明天待开启。晚安!亲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