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己:
事件:昨晚值夜班,睡前我问其他的伙伴:明早几点起?她们说7点半,还问我是不是早起惯了,睡不住了?我说我想早点起,你们看。我嘴上没说,心想8点就快上班了,7点半起,不查病人了?就半个小时收拾自己呢还是交班呢?最后无疑,我啥都干完了(感觉这单位就我一个人在值班似的)她们才起来洗脸收拾,还问我有啥干的吗,我说没有了。内心的感觉五味杂陈。
1、当下我在线上还是线下,四种状态我在哪里?
我内心是有一点自我抬高的骄傲在(看我多有责任心),也有一丝冷潮热讽在,同时伴有一点恐惧心(易动怒,但算是忍住了,也不知哪天会爆发)
2、我此时对发生的评价是什么?
这件事上在我看来我对工作/是认真负责的,但我在工作的沟通协调上和助他人成长上需要提升。
3、我的看法是什么?
当我放下标准评判,以一颗干净的心看待这件事时,就是我起的早一些,同事起的迟一些,我又在她们之前干了一点事(我们病人不多,事情也少一些),仅此而已,并没有好坏对错之分,也与责任心,没多大关系(试想,假如我今天早上不在,那些事她们照样会干掉的)。
4、我的想法是什么?
我想到了我过往的模式,不但这件事,好多事上,当对方行为标准不合我时,我做了但会带情绪,不是心甘情愿的,无怨无悔的在做。所以,我很多的时候,是出力不讨好的状态。
5、我的说法是什么?
我也知道自己活的很累,也想活得轻松自在,可真正的轻松自在是修来的,不是求来的。今后在做事之前可先问问自己,这件事是我必须要做的吗?如果不是可以选择不做。如果这件事是两个人的事,我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做就无怨无悔的去做,不做就安心的顺随。
看到了经历事后的成长:
在这件事中我觉得对方的行为不合我标准(她们值班起的太迟),同样在对方那里又觉得我的行为不符合她们的标准(我值班起的太早),所以凡事真的没有绝对的好坏对错,有的只是大家不一样的标准。所以,谁有情绪谁去处理,谁痛苦谁修心。
6、我还能做怎样的选择?
如果下次条件允许(不影响正常工作),我可以尝试一下睌起,看看会怎样?天会蹋下来吗?说不定大家效率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