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模块,有两个观点颠覆我的观念:第一个就是:“老师上课只使用PPT,纯粹利用投影仪投影计算机画面或单纯使用电子白板,这些并不列为真正的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因为这些应用未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特性。”
说到应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我们平时不就是用这些吗?用这些不算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那什么样的才算呢?我很快就在下面找到了答案:课堂教学使用的信息技术必须包括教学科技和学习科技。教学科技主要是教师用于授课,投影仪、触摸一体机、电子白板等都属于这一类。学习科技则是学生用于课堂学习,包括IRS及时反馈系统、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都属这一类。另外则是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云端平台等。
王博士说:若老师单纯地使用计算机播放PPT,通过投影仪投射画面进行教学,本质上和传统使用黑板和粉笔那种单项知识传递教学的差异不大,所以不能算是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或者说随着科技的进步,那种形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另一个是:“对于试验计划或是先导计划目的并不是证明所试验项目的成功及可推广性,而是要找出会导致失败的要素,真正学习经验才能对症下药,取得未来大规模推广的胜利。”
王博士说,学校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成功要达到“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三个标准。“课堂用”指的是信息技术的软硬件必须配置在普通教室中,让师生在日常课堂中使用,而不是买设备却只有上户外课,或特定学科才用。“经常用”指的是必须平常就在使用,而不是专门用来给人参访时的公开课才用。“普遍用”则是要顾虑到普及性,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能用到,不是只有特定班级的学生才能使用,而要尽量让所有学科都能用到。发展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如能考虑这三点,会有助于活化学校的课堂教学,也才是真正的成功。
前两点比较好理解,王博士没有展开,他特别讲了如何做到“普遍用”。照我们正常的思维,应该从小范围的实验到大规模的推广,达到“普遍用”的目标。但王博士在阐述时却给出了另一种建议:试验的范围要足够广——就是在一开始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时,必须直接跨越鸿沟,也就是将校内至少六分之一的教室信息化,能够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当然是最好。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对于试验计划或是先导计划目的并不是证明所试验项目的成功及可推广性,而是要找出会导致失败的要素,真正学习经验才能对症下药,取得未来大规模推广的胜利。”如果只是一两个班小规模地试验,一般先行的老师都是创新意愿较强的老师,可能看到更多的是好效果,发现不了使用过程的真正问题。这样的案例不具备普适性,可能会导致错误引导后续的作为。
直面问题,这点我特别喜欢。在谈到如何解决“普遍用”问题,除了刚刚提到的,一开始就要有足够的试验数量,王博士还提到两点要注意的:建立可复制的教学模式和学校领导必须亲力亲为。王博士强调:“最后则是诚实面对自己的开放胸襟。学校必须放弃浮夸心态,只有少数几位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典范教师不算成功,一生一平板的上课形态也不叫成功,能善用信息技术取得更好的教学与学习成效才是真正毕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