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题海战术有用吗?》

一提到题海战术,就让我们想到训练,就会听到“训练扼杀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批判。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训练也有它的有利的一面。在第五章里,我们要从认知学原理探讨练习有利的一面。

为什么要练习?一,加强基础技能,为学习更先进的技能做准备;二,防止遗忘;三,改善迁移。

总之,练习是为了日后更好地学习。让我们回过头来看回忆思考的过程要点,工作记忆是思考的空间,但它的空间是有限的。工作记忆空间越大,越有利于思考,但每个人工作记忆空间的大小或多少是固定不变的。

那么我们为了改善认知系统,使它有更精确的记忆,更集中的注意力,更敏锐的视觉等,就需要摆脱工作记忆的有限空间。第一个方法是增加客观性知识(即增加背景知识),第二个方法是可以让工作记忆中操纵信息的过程更有效率(即练习)。我们老祖先说的熟能生巧,就是第二种方法。比如系鞋带系得越来越熟练,你就可以在系鞋带的时候说话;开车越来越熟练,你就可以一边掌握方向盘,一边检查后视镜,用多大的力量踩油门或刹车,看测速计,判断其它车辆的距离,通过合并节省了工作记忆的很多空间。

练习可以使过程自动化。自动化过程费时短;需要环境中的提示,在提示的情况下,即使你想避免也不行;你对于自动化过程的组成毫不自知。大多数自动化过程是有益的,它们在工作记忆中腾出空间,可以进行思考含义。所以,练习的目的不仅是提高速度,还可以用来节省出记忆空间空间,用来思考。

学习是分层次的,一些一开始需要占用很多工作记忆空间的基本步骤,通过练习会变得自动化,这些步骤只有自动化了,学生才能将思考能力提高到下一个层次。

练习使记忆更长久。我们很快会忘记大多数学到的东西,等持续的练习,可以防止遗忘。研究者发现,临时抱佛脚会取得好成绩,但也会很快忘记,但将学习时间分散开来,持之以恒,练习的次数多,功课会变得有趣些。

练习促进知识的迁移。新问题的表层结构和以解决问题的表层结构相似时,迁移更容易发生。重复做很多某一类型的题目,使得你更容易辨认一个新问题的内在结构,即使你以前没有见过这一题目。练习能帮助知识迁移是因为练习让深层结构浮出水面。

练习的优点:一让思考过程变得省力,这样才能学得更多,二让记忆更持久,三增加知识迁移的几率。
练习的弊端:重复练习太无聊!

知道了,练习的优缺点,那么我们教学中应该怎样做呢?

1.确定哪些知识需要无限度的练习。不是每件事情都需要无限度的练习的。需要自动化的过程,往往是自动化后效益能达到最大值的技能的基础。

2.分散练习时间。比如让背一首古诗,有的同学给了四个小时了,还不能背会,那改变策略,让他先去做别的事情。然后再来背一会儿古诗,效果会好一点儿。

3.在进阶环境中练习。自动化需要很多练习,聪明的办法是既分散练习的时间,又分散练习的环境,尽量多设计有创意的方法来练习最关键的技巧,让学生在更高级的环境中学到基本技能。这就好比我们给他讲一讲古诗的背景和诗中描述的内容,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阅读内容:5.1练习是为了日后更好地学习 Practice enables further learning5.2...
    okniuaniu阅读 151评论 0 0
  • 题海战术有用吗?书中很遗憾的给了肯定的答案,这和我们以往的认知有很大不同。让我们来看看题海战术或者练习为什么这么重...
    阿达老师阅读 428评论 0 0
  • 今天看了《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的第五章:题海战术有用吗?我也在思考学生做题海战术有用吗?大脑有解决这一问题...
    郭婵飞阅读 289评论 0 1
  • 没有充分的练习,你不可能精通任何脑力活。你如果不记熟数学要诀,也学不好代数。学生必须练习点儿什么,但不是所有内容都...
    韩静_340c阅读 157评论 0 0
  • 认知学原理:没有充分的练习,你不可能精通任何脑力活。 教学启示:练习是为了日后更好的学习。 练习使记忆更长久。 分...
    Cathy_9341阅读 19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