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教育写作如何选取切入点
线,就是你的思想,你的价值观,你的责任感。
教育写作选题存在哪些问题?1.大——老虎吞天。2.旧——陈年黄历。3.空——空中楼阁。4.套——千篇一律。
小——管中窥豹
读别人的文章,就是照镜子。看见别人的优点,照出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的缺点,找到自己的信心。所以,读优质的文章,需要修改的文章,都能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关于听写,我们可以研究什么?有哪些花式听写方法呢?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批改听写效率最高?当堂批、集中批、老师批还是互批?怎样订正?这些都是关于“听写”的微小而具体的问题,都很重要。
1.听写前,限时抢先看——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听写,5分钟限时记。
2.先难后易,反其道而行。学生在交流“哪些字是难字”的过程中,识记和练习在同时发生。
3.变换节奏,渗透小游戏。表演一个场景,让学生猜成语。
4.“点名听写,精准纠错”。有一位老师专门准备一个本子,每节课,哪几个小朋友写错了哪些字词,一一具体而详尽地记录下来。下次听写有针对性地进行点名听写。
5.“多样组合,从词到句”。从要听写的词语中,选取三个词语,并组合成一个句子。
教育领域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可以做得尽善尽美。找准微小而具体的切入口,做微雕的艺术。把事情做极致,从“精细”处着手,让文章“小而美”,而非“大而空。”
新——与时俱进
第一,顺应学校教育教学的时序。
第二,顺应节日节气的节点。
第三,踩住新闻热点,读者的痛点、痒点。
如果能考虑到时效性,文章就很容易和读者产生共情。那些呼之欲出的情感和情绪被你一语道破,你的文章,就成了大家宣泄情绪、交流情感的通道。
如何捕捉教育热点呢?刷刷微博,看看新闻热搜;看看群聊,听听大家呼声;刷刷微信,抓抓当下热点;看看电影,联系生存环境。
如果要投稿,就应该注重时效性。温馨提醒大家:期刊最好提前四个月投稿,报纸提前三周投稿,方便编辑审阅。
实——拿来我用
第一部分“听课:博采众长”。
第二部分“追课:寻找自我”。
课堂教学要有所提升,就一定要追寻那些跟自己风格相吻合的名师课堂。这样的感悟源于我曾经遇到的一件“刺痛”我的事情。
没有一个人能完全复刻另一个人的风格,只有用心学,才能学得最不像,才能学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①微格研究
②还原研究:把他们的课拆开研究,试着将课堂实录还原成教学设计,再在“教学设计”的旁边,写出“设计意图”。
第三部分“晒课:敞开自我”。
第四部分“裸课:超越自我”。
不试课,直接上,即“裸课”。敢于去上“没试教”的课,得益于不断地听课、磨课、晒课。
就像季羡林先生说的,“不完美就是人生”。真实的家常课,也是“不完美”的。“不完美”,会让上课者和听课者共同思考——如何抵达“完美”;“不完美”,才会让你在备课之前,用更多的时间去琢磨;“不完美”,才会激励你花更多的时间,“用一辈子去备课”。
用故事举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1.坚持原则,奖罚分明。先用具体事例来说明,奖励要物质和精神并重。再谈奖惩过程中,责任感是最终的目标,让学生产生一种自我约束感。
2.旁敲侧击,减少说教。
一线教师写教育叙事,要多一些故事,多一些描述,少一些叙述,少一些概括,一定要让人物自己说话,把人物、事情本来的面貌呈现出来。
《小王子》:“星星闪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提醒老师在课堂上,或者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属于自己的闪闪发光的星星。
教育写作能让教师保持对教育生活的敏感性、洞察力,帮助教师跨越从经验到理论的台阶,将个人缄默的知识转化可与他人交流的显性的公共知识,使个体经验转化为可以被认识、被理解、被实践、被推广的专业成果,实现教师个体研究成果向教学生产力的转化。
活——耳目一新
文章要给读者以适当的新鲜感、陌生感。
“肖子浩学习法”:现在又有一个伟大的学习方法诞生了,比老师整理得还要好,叫肖子浩学习法。
从学生层面看,创新的评价语言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从课堂视角看,积极的评价语言可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从教学路径看,独特的评价语言服务于教学的核心目标。
裸课,或许不完美,但不完美是一种动力,正因为课堂有不完美,才让我们把上好常态课作为日常目标,用日复一日、脚踏实地的行动去践行对教育的求索。
评课,就是用我的智慧发现你的智慧,用你的智慧,启迪我们的智慧。评课,是一种智慧众筹。只有把评课话语权从评课人独享,变为评课人与上课老师共享,才能出现真正的智慧碰撞。否则,评课,就可能沦为“权力者游戏”。
第六讲:不妨做个“标题党”——题目比文章更重要
俗话说“宝剑赠英雄,好马配好鞍”,好文好书得有好题目搭配,不然就辱没了它们。
海德格尔曾说过,词语破碎处,无物可存。
给文章赋予题目,文章就有了灵魂,就有了价值。
好的推文标题有哪些基本特征?
1.与“你”有关
2.与“我”有关
3.对比冲突
4.请君入瓮
基于网络公众表达的拟题技巧:
1.数字法
2.画面法
3.对仗法
4.信息叠加法
5.半露半掩法
6.热点痛点法
7.陌生化
8.狐假虎威
9.正话反说
10.直接引用
刻意训练,提升拟题能力
1.三选一法。让大家练习“3选1”,写完文章后,为这篇文章想至少三个题目,再从中选择最佳题目。
2.随手记录法。当你想到了好题目,要随手把它记下来。然后备注一个时间或者一个场景,总之你先把它记下来。慢慢的,你就建立了一个海量题库。
3.照片模拟法。琢磨菜的照片,取个好题目。
第七讲:写出你的故事与事故——实用故事公式
《自我的挣扎》如果一个人找不到自己的核心身份,他就会痛苦的感到:他只是一张张面具。在不同情境下选择不同的面具戴上,但在这那些面具之下,他的内在自我空无一物。
很简单,去做事。在做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故事,寻找自己的核心身份。确定身份,找到故事,你的生命就会由一个又一个故事链接而成。故事长链中,有跌宕起伏,有波澜壮阔,也有平静如水。
纵横梳理,珍藏我们的生命故事
1.纵向梳理,把握生命节奏
2.横向梳理,寻找关键事件
(1)关键事件,让故事更有嚼劲
对你的生涯发展乃至生命产生重要的转折意义,不论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些事情都可以成为关键事件。
(2)教育故事,凝视生命的思考
可以写成功的事件,失败的事件,还可以写值得讨论的事件。
(3)教学故事,深耕专业版图
有的时候我们要保持倾听,要延迟评价,让孩子去发现,让孩子去创造,孩子有时候也能在课堂上点亮我们,成为我们的老师。
用心写作,让故事闪闪发光
困境(挑战)+对策+惊喜=好故事
写好故事的公式1:好故事=事故+突围
写好故事的公式2:好故事=冲突+画面
写好故事的公式3:好故事=事故+包袱
写好故事的公式4:好故事=优化叙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