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四月,是榆钱的季节。小的时候,妈妈偶尔会在这个季节做榆钱饽饽吃。
我小的时候,大家的日子还远没有那么富足,家家都处于刚刚能基本摆脱粗粮的阶段。人们都以每天三顿都吃大米白面为乐事,而对于之前不得不靠它填饱肚子的各种杂粮野菜之类则避之唯恐不及。用妈妈的话说:“一辈子不吃也不会想”。榆钱,就是其中之一。
不过很多时候,人们总是高估了自己对于内心的了解。所以很多所谓“再也不想”的事情,一旦遇到合适的时机,就会变成“忍不住”了。比如……当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午后,一大包新鲜采摘的榆钱出现在眼前:嫩绿的,黄莹莹的,肉嘟嘟的,鲜灵灵的。这时候妈妈就会忍不住一把拎起它们来,跑到厨房去蒸一大锅榆钱饽饽,美其名曰:不要浪费。
第一次吃到榆钱饽饽的时机是我自己创造的,那一天是学校组织春游的日子。现在城市里的孩子们大概都不太知道“春游”是个什么事了,他们现在有太多资源去组织各种活动,反而是这种充满自然野味儿的活动,没什么机会接触到了。我们小时候,学校在每年的春秋两季通常都会组织出游,因为是山里的小城,所以通常的春(秋)游就是一次放羊般的进山活动。
要春游,通常学校会提前几天通知学生,让学生们回家告诉父母——那个时候可没啥微信短信之类的通知。有条件的,家里会提前买个面包给孩子准备着,不过大多数都是烧饼馒头之类。春游那天,一大早家长会给孩子背个书包,里面塞上干粮、水壶、咸菜之类,再给两根黄瓜当水果,就可以打发出门了。先到学校和大部队集合,然后老师组织排队点名,就可以出发了。
在大人们都骑自行车上班的年代,孩子们当然也没有什么包车出游的待遇,所以就是靠自己走。排着队、背好包,跟在老师后面开始走啊走:穿过小城,走过城市边缘的村落,一直朝山里走……一路上相互说说笑笑,被老师带着唱个歌,小孩子精力旺盛,用不了几个钟头就进山了。因为我们那的山上有个烈士陵园,春天出游的日子又通常都离清明节很近,所以一般春游都是先到烈士陵园祭扫:戴着红领巾、排着队、到陵园里听老师些纪念的话,然后打扫打扫里面的墓碑。等到一切都完成了,终于盼到老师说“解散,自由活动”的时候,一窝蜂的冲出陵园,漫山遍野开始撒欢儿。
春天的山里好玩的东西并不太多,女孩子们喜欢刚刚盛开的野花,或折了刚长出嫩芽的柳条编东西玩。山上的野百合颜色艳丽、可是却有股浓郁的臭味,我们叫它“臭脚丫子”花,偷偷插在别人身上一会儿就熏得周围的人四处逃窜。男孩子们则喜欢到处挖土洞,山里蛇多,常常会被他们挖出来,好在基本都不是毒蛇。挖到蛇就大家传来传去摸着玩——蛇身上冰凉凉的,跑的一身汗的我们摸起来反而觉得凉快又舒服。玩够了就会有胆大的男孩给它砍头扒皮……烤来吃。
除此之外,男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爬树了。老榆树又高又直,枝头上挂着的满是一簇簇一串串的榆钱,鲜嫩肥厚,远远看上去似乎毛茸茸的,随风轻摆格外勾引人。身手利索的男生三下两下就能爬上去,高高的站在树杈上,神气的朝下面喊:“有没有要榆钱的?!”女孩们就在树下挥手“我要、我要”……
把身上背的背包倒空,里面放上一块石头,抡圆了扔上树去,树上的人就开始一把一把的撸了榆钱往背包里塞,塞满了丢下来,再换下一个。等到大家的背包都塞得差不多了,家里给带的吃的也被消灭光了,老师们就会及时出现,带着大家下山回家。
回到家是下午三四点钟的样子,那天刚好妈妈休息在家,于是当满满当当一大包鲜嫩可爱的榆钱放到她眼前时,做榆钱饽饽的“时机”就出现了。
首先要清洗榆钱:用竹筛盛着榆钱,先冲洗几遍去掉浮土,顺便把里面的树枝树叶捡出来。然后用盐水泡一会儿,杀杀虫。再次冲洗干净后摊在簸箕上晾一会儿,表面的水分晾的差不多快干了就好了。
把晾好的榆钱收在盆里,拿新磨的玉米面撒进去,边撒边轻轻搅拌,让每个榆钱上面都裹满了玉米面——我喜欢玉米面粉裹的厚一些,能够粘成一团团的才好,这样蒸出来的饽饽除了榆钱的香味还有浓郁的玉米面的香味,而且口感更瓷实——等到搅拌好了,就可以上锅蒸了。
大蒸锅里放好水,屉上铺好提前打湿的屉布,把搅拌好的榆钱均匀的铺在屉布上,盖锅,开大火蒸。趁蒸的时间,妈妈还会再调两个碗汁做蘸水:一个碗汁用酱油、醋和蒜泥;另一个需要到阳台的花盆里摘两个朝天椒,切丁,再切一点青椒粒和葱粒,加上酱油和醋搅拌;最后两个碗里再分别放一点香油提香。
蒸锅上汽几分钟就可以关火了,稍稍焖一下再打开锅盖,热腾腾的蒸汽裹挟着榆钱和玉米面的香气扑面而来,待热气散去,黄澄澄、泛着一点油光的榆钱饽饽就新鲜出炉了。整屉倒扣在大盘子上,轻轻揭掉屉布,就可以整盘端上桌了。
因为玉米面的缘故,榆钱饽饽是一团团的,刚好可以用筷子夹了蘸着蘸水吃。爸爸喜欢蒜泥蘸水,我喜欢青红椒粒,而妈妈最喜欢的是蘸腐乳汁。榆钱清甜,有一点点脆感,与玉米面的香气和在一起会产生一种独特的香味,加上厚实的口感,吃起来简直有吃肉的感觉……
几年前我去山西出差时,曾被招待在农家乐吃过当地的“榆钱饭”,做法和吃法和家里的榆钱饽饽都一般无二。只不过他们只在榆钱上薄薄的裹一层面粉,蒸出来的榆钱能够片片分散,吃的时候像吃米饭一样盛在碗里,浇上汁吃。因为榆钱的占的分量更大些,所以口感发水,不如家里的榆钱饽饽和我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