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P005-018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数学结果(基本结论),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
《2022年版》指出:“保持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体现数学学科特征;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与数学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反映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发展核心素养。”
课程内容要保持学科体系的稳定性,要体现学科的特殊性——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性。
关于课程内容的组织,《2022年版》指出:“重点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重视数学内容的直观表述,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关于课程内容的呈现,《2022年版》指出:“注重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适当考虑跨学科主题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适当采取螺旋式的方式,适当体现选择性,逐渐拓展和加深课程内容,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教学活动
对教学活动的正确认识也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教学实施的导向和效果。《2022年版》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课表,还对教学活动提出了要求,以及指明了具体的学习方式。特别强调了,需要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确定好教学起点,包括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这样才能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还要传承好富有中国特色的教学方法,不能一味的追求创新,要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发挥好主导作用,不能因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失去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处理好学生独立思考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关系。
教学评价
《2022年版》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通过学业质量标准的构建,融合‘四基’‘四能’和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形成阶段性评价的主要依据。采用多元的评价主体和多样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我监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评价不只是筛选甄别,更应具有促进发展,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的积极意义。教学评价特别要注意的是形成阶段性评价。评价主体是比较多样的,除了教师的评价,还有学生、同伴、家长等评价。评价方式也是多样的,可以包括口头测验、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有条件的用线上方式评价也是可以的。
评价结果的呈现,应更多地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取得的进步,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已有学业水平,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提升空间。是为了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管是课程内容、教学活动,还是教学评价,都指向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教师教学的改进。
说到评价,近段时间听得最多的是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指向学生的作品意识。
读完第1章,对新课标各种基本的理念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这些基本的理念,用通俗的话来讲,能否称为大概念呢?就是新课标里面的大概念?
这种更基础的理念,理解透了,是更容易迁移的,更容易广泛应用的。只是翻过、读过、看过,没有深入思考的话,是很容易理解偏的。通过苏老师的提炼、解读与分享,对这是有知识点,这些基本的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
苏老师强调,要通过对这些基本理念的理解,正确树立教学观念。我用自己的理解来表达,应该是一种发展的眼光,一种长远的学习目标,他指向不是过去的成果而已,不是现在,而是未来。是为未来而设计,是为未来而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