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告诉我们:不断重复只是“天真的练习”,无法带来进步。“正确的练习”需要好导师、有目标、走出舒适区、有反馈……
就好像理财知识的学习,我曾经有一个“忆”。多年前我对基金和股票也有过片刻的交集,但是当我看见折线图的走势和点数的变化后,我觉得此地不宜久留,从那以后它就成了回忆!
因为信息爆炸,我不知道从何开始。直到那一天,因为刚好遇见你,留下足迹才美丽。我先加入小白训练营,之后又在基金训练营毕业。
这一路走来感慨颇多,最大的感悟是:免费的就是最贵的。信息泛滥时代,自学可能会成才,但是她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正确渠道付费学习后,你会在良师的指导下,避坑、匍匐前行到后来突击行动。
任何行动之前先确认目标:让自己摆脱韭菜成为韭菜收割机。
其次就是让自己走出舒适区,因为比国内晚11个小时,很多时候我赶不上现场,但还是坚持爬楼学习,及时完成作业。
印象最深的是,我在学完基金课后,小试牛刀选择场外定投。这一波操作我发现自己好像前世遇见过基金,最大的原因就是我有清晰的目标,还有神奇长投温度计。我定投金额很少,只有10元钱,但我不觉得鹅小觉得丢人,正是因为鹅小我才理财的呀!
当然理论知识如果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实战起来还是少不了叨扰了班班和学姐的,“边干边学”方法的一个好处是,它使人们熟悉练习的习惯,并思考如何练习。
身边的高人,他们有两项高于常人的本领:一是洞察问题的本领,二是解决问题的本领。对于大多数人,很努力,却得不到希望的结果;很多事,有态度,却茫然于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这就让我想起李尚龙的《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他在文章提到:“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笔记记得很认真的人,但是考试成绩不理想;也总有那些学习成绩非常好,但看起来并不怎么认真的人,很多人把他们定义为聪明,其实他们只是在学习的时候摒弃了诱惑,一心一意地在努力,虽然那些努力没有让别人看到,但那段时间没有被干扰。”
《刻意练习》这本书它提到对“一万小时定律”的对与错的见解。“一万小时定律”这很有商业功力的味道,堂而皇之地告诉读者,只要你坚持做某事一万小时以上,你就会成为大师。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也为之疯狂,但是多数人碌碌几十年,也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这里最大的问题是,有人把一天过成了一辈子,他没有走出舒适区,思想的停滞不前只会让人落后。
问问自己那些所谓的努力时光,真的头脑风暴过了吗,真的走心过了吗,真的问心无愧了吗?或者,它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