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接小孩子的路上听了一本书,名字叫做《中年觉醒》。
听完有所启发,书中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职业下行期,像我们这类办公人员职业的巅峰期在35-44岁后就会下行,金融科研类人员36-46岁,医生30多岁达到巅峰,50-65岁以后的医生发生医疗事故的失败率占50%,需要年富力强,作家的下行期是40岁,历史学家的巅峰期则是72岁。
听完以上,我对记录这个爱好还会保持,但对每日更新提高水平就不抱希望了,哈哈哈。
因为我翻看了我2018年左右在简书APP上写的一些心情记录,那时候我写得比现在都长,细节更具体,感悟更深。
总之就是比现在写得好,写得流畅。
那时候也不用带弟弟更有时间写,现在是真要静下心来找个安静的环境才可以记录。
达到一定年龄后,我们的智力不可逆的在衰退,我们要多用晶体智力,少用流体智力。
什么是流体智力,就是会做题的能力,比如会做数学题,推理,灵活思考。
什么是晶体智力,比如基于人生的经历,随着年龄增长积累的宝贵经验。
认清自己,发展自己的第二职业曲线,人生下半场的三个选择:
第一种:否认现实,否认自己下行了,这样可能导致沮丧。
第二种:接受现实,认为自己不行了,可能会过于消极。
第三种:接受现实,发展自己的第二曲线。根据自己擅长的技能和可以从事的职业发展备胎。
放弃对事业和成功的迷恋,放弃对世俗的奖赏和不舍,放弃对职业能力衰退的恐惧。
放弃职业上有成功瘾,不在乎累不累,就是喜欢成功的感觉,哪怕抑郁症。
比如丘吉尔、林肯。
不要自我物化,物化他人。物化自己,就是我拥有了什么,比如车子、房子、金钱,我的排序达到了怎样,和他人高一点,就有优越感。
物化别人,这个人拥有什么,与别人比较,攀比,获得成就感和优越感。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更要注重自己的精神追求,多关注路边的一朵花,因为你已经是一个老人了。到了一定的年龄不应该总有掉进钱堆里的想法,赚钱交给年轻人。
放下身外之物,你所拥有的除去你所需要的等于满足。
比如一个贪污受贿赂坐牢的官员,你去采访他时,问他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
他只会说,我现在最想要的是可以自由活动,可以逛街,可以陪家人过年。
关于简历美德和悼辞美德
简历美德是指在求职中你写在简历中列出的那些美德,你不会写我是一个好人,我是一个正直的人,这个不管用,这样写你找不到工作。
而悼辞美德是你离开这个世界时,不会在你的悼辞上写你曾经创造了怎样的业绩,赚到了多少钱,只会写你是一个好人,曾经帮助过多少人。
关于人际关系与幸福。重建人际关系,多为亲人留出时间,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在脆弱中成就伟大,你最恐惧的时候也是你最勇敢的时候。
你所做的工作总会有回报,尽你所能做最有趣的事。
转型不一定会一步到位,这个不行,换个试试。
七字法则:用物、爱人,敬畏神。
物品是拿来用的,不要成人物品的奴隶,你所爱的人是需要时间陪伴的,敬畏生命敬畏神。有信仰的人追求信仰,没有信仰的人培养信仰,比如培养跑步,徒步,也是一种信仰。
不能的年龄阶段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年龄结合自身选择不同的工种,不适合做数学题了,就用传授经验给他人,可以做咨询,做顾问。
老了也要为社会作出贡献,哪怕是微小的。
反正就是不能躺平,什么都不做,这样会使自己衰退下行得更快。
-- END--
纵有疾风起 人生不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