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树丽
前言:每年高考结束后,我都会跟着做一做英语高考试卷,这是我的思维习惯。对我来说高考试卷就是一面镜子,我们总是能从做题的过程中更好地照见自己,然后去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教学方向。
我高考监考的时候,因为考场有缺考的考生,所以我有机会看了一眼试卷,我第一感觉就是今年的考题难,且不说第四部分的读后续写,单单是阅读题的C和D篇我就没有看懂,所以我觉得今年的高考题对于我来说是挑战。
请晋辉主任帮我打印出来了考卷,我利用监考的两节课完成了试卷,当然作文我没有写,在做题的过程中,我突然理解了班上的孩子们,大抵他们做英语试卷的时候应该和我有着同样的感受,那就是词汇量限制了我们的选择。
我必须承认我的词汇量越来越少了,我发现试卷上的很多单词我不认识,当然不认识单词的最大好处就是读不懂语篇材料在讲什么,不过奇怪的是词汇并没有对我的阅读限制太多,即便是词汇不足,我还是做对了题。
我想到一个词汇“阅读素养”,或许我读书的缘故,我在不认识单词的情况下,我也能很好地猜测和推理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我也能从语篇中寻找关键信息,所以第二部分阅读(满分50)第一节的15个小题,我做对12个,当然这里面也有跟着感觉走的蒙题,我突然想起那句“考得全会,蒙的全对”。
第一部分最惨的是七选五,我只选对了3个,当然这个错的也应该,这道题考查的是句子之间的逻辑性,我在逻辑思维方面还是欠缺能力,而且在做题的过程中,我有点着急,读不下去的感觉。
第二部分阅读满分50分,我考了37.5分,“得阅读者得天下”,果然如此。
第三部分的语言运用共两节,满分30分。我个人觉得完形填空题是整张卷中最简单的一道题,但即便如此53和54这两个选项我还是选错,因为我不知道单词的意思。
词语运用题考查的就是词性的变化,这道题我做的最差,10个空,我只对了3个。一是我对单词的词性变化掌握的不好,比如function的形容词为functional,favourite的名词后面直接+s,还有就是我的固定思维造成失分,比如63stand as,我在做题的时候根本没有认真想,不注意上下文的联系,直接就写了stand for,65题做错也是因为我只关注了the,我想的是后面用形容词最高级,但没注意到the __ of 应该用名词,答案应该是richness,当然60题我看后面是一个过去时态,所以我填的是walked,但这个句子其实是主语后置了,如果把visitors放在前面,我们就不会出错,所以词汇的语用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言知识运用考查应关注语言的表意功能以及其在具体语境中的理解。
第四部分的写作也是两节,第一节的作文并不难。但第二节让阅读所给材料,根据内容和所给段落开头语续写两段,使之构成一篇完整的短文,这个续写替换掉了原来的改错题,而且续写的分数高达25分,所以这对考生来说挑战性很大。
如果去掉听力按照120分计算,我这次的得分也只是及格分而已,突然发现自己知识储备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通过做今年的高考试卷,我们再次感受到阅读的力量,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在“听说读看写”中,最重要的是“读”,我们在自己的英语教学中要学会定位,把重心放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多读中提升素养和能力。
当然词汇是我的短板,去年我一直坚持百词斩,今年我倒是懈怠了,所以今天重新下载,再次斩高考单词。
2024年高考英语卷继续深化语言能力基础性考查,强调对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知识的内化掌握和恰当运用,以及对中外文化知识的理解掌握,强调结合具体语境和交际情境,运用基本语言能力实现准确理解和有效表达,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要回归课堂,落实课标要求,扎实开展教学,重视日常积累,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
今年的高考试卷突出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考查了语言能力,突出了文化意识,更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
英语教育需要改变方向,改变脱离语境的知识学习,将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融入主题、语境、语篇和语用之中,促进文化理解和思维品质形成,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实现对语言的深度学习(语言、文化、思维的融合),融育人目标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
我们在教学中要学会走出教材的局限,让学生多读一些外刊网站上的文章或书籍,当然阅读的前提是我们老师一定要先热爱读书,只有我们热爱,我们才能领着学生去热爱。
做一做高考试卷对于我们来说总是一种思想引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是初中老师就放弃高考试卷的研究,我们必须知道高考是我们教学行走的导航,我们必须知道我们要去哪里,这样我们才能不迷路。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以“落后”的心态督促自己,我们才能一直保持奔跑的状态。
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