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风流南宋》 第三章:理学是非之文天祥谜团
艺凡:今天咱们从哪开始讲起?
易中天:文天祥。文天祥终于就义,这让不少人松了一口气。作为南宋军民敌后抗战之精神领袖的文天祥,是在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被害于元大都(今北京市)柴市的,时年四十七岁。
艺凡:我记得在死的时候,他从容淡定,向围观者问道:哪边是南?有人指了指南方。文天祥跪了下来,向意味着大宋的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对刽子手说:我事已毕,你们动手吧!
易中天:忽必烈闻讯一声长叹:好男儿,可惜了!
艺凡:英雄总是被人崇敬,何况还是写了《过零丁洋》和《正气歌》的文天祥。
易中天:于是,从容就义后的文天祥,便成为了浩然正气和铮铮铁骨的标志性人物,更是爱国主义的楷模。让我们回忆一下文天祥被抓到后的全过程。
艺凡:好。
易中天:据正史记载,文天祥是至元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在广东海丰,被蒙汉两军都元帅张弘范俘虏的。被俘之时,他就服下了毒药,但没毒死。见到张弘范以后他又请死,也没能如愿,反而备受礼遇敬重,并被押往元大都。押送途中,文天祥在福建南安绝食八天,又没死成。
艺凡:命硬啊。
易中天:相反,忽必烈派人前来劝降时,文天祥的回答是:国家亡了,我只能以死报国。倘若你们宽大为怀,让我以道士的身份回归故乡,来日以世俗之外的身份聊备顾问,倒还可以商量。假如立即给予高官,恐怕没有意义。
艺凡:这是说辞吗?从整河山,反攻?
易中天:文天祥从来就没有屈服过。被俘之后,蒙古军人要他下拜,他坚决不拜;张弘范把他带到崖山,要他修书招降张世杰,文天祥写出的却是《过零丁洋》这首诗。后来到了元大都,丞相博罗等人在枢密院见他,他也不肯下拜,只是长揖以示礼貌,把他按倒在地都无济于事。文天祥说:自古有兴有亡,我只知道尽忠守节,愿求早死。蒙古丞相见他如此,便决定展开舌战。
博罗问:盘古开天到如今,几帝几王?
天祥答:没时间给你上历史课。
博罗问:那你说,古来有抛下君主自己逃跑的吗?
文天祥当然知道博罗说的是什么事。临安沦陷时,作为南宋谈判代表的他确实从元的军营逃出,但那是为了到外地集结力量,进行抗争。所以文天祥回答:把社稷送给异族的才叫卖国贼。卖国贼一定不会跑,跑的必不卖国。再说度宗皇帝的两个儿子都还在,天祥为什么要死?
博罗问:抛弃德祐帝另立两王,也叫忠?
天祥答:社稷为重君为轻。当年徽钦二帝也健在,高宗皇帝难道是篡,难道不忠?
博罗问:你立了两个小皇帝,又成了什么功?
天祥答:尽职尽责而已,何功之有!
博罗问:明明知道势不可为,为什么还要做?
天祥答:父母有病,就算明知治不了,又岂有不请医生不吃药的道理?我们不要再说了,天祥唯有一死!
博罗哑口无言。
艺凡:文天祥铁骨铮铮的硬汉子。
易中天:元人也不想杀他。如果想杀,张弘范有尚方宝剑,当时就能行刑,犯不着等到四年之后。被当面顶撞得气急败坏的博罗要杀他,忽必烈和朝中大臣都不同意。事实上,忽必烈他们对文天祥可是一直心存敬意,同时也抱有幻想的。
艺凡:想要他在元做官。
易中天:此后,正史中就再也没有关于文天祥的记载,我们只知道他被关押了三年两个月。而且按照元人的意思,原本是要在国宾馆好生款待的,是他自己要求坐牢。
艺凡:如此看来,文天祥突然被杀,就很蹊跷。
易中天:正史的记载含糊其辞,情况大概是:至元十九年元大都谣言四起,说是南宋又有了新皇帝,有兵千人,要来劫狱救出文天祥。而且,匿名信言之凿凿,就连如何进攻也都说得清清楚楚。于是,忽必烈亲自召见了他的对手和战俘。
忽必烈说:做我的丞相吧,就像服务于宋那样!
文天祥说:天祥受宋厚恩,岂能一臣而事二主!
忽必烈说:那你想要怎样?
文天祥说:愿赐一死足矣!
忽必烈还是不忍,急忙挥手让他退下。
旁边的人却极力怂恿忽必烈杀人。理由是:既然文天祥决心要死,那就从其所请。没有史料帮我们猜测忽必烈当时的心理活动,只知道他在下诏之后又反悔。遗憾的是,刀下留人的诏令传到刑场之时,事情已经无法挽回。
艺凡:照这么说,文天祥竟是被谣言和谗言所杀。
易中天:这就有了两个问题:谣言从何而起?怂恿忽必烈杀人的又是谁?
艺凡:是这两个问题。
易中天:此事当然无从稽考,然而有个人十分可疑。这个人名叫留梦炎,跟文天祥一样也是状元宰相,只不过留梦炎中状元和当宰相的时间更早。当然,两人最大的不同是:南宋还没有灭亡,留梦炎就逃出临安,又率先向元人投降。
艺凡:一个至死不降,一个不战而屈,真是判若云泥。
易中天:做贼总是心虚。最害怕也最忌恨文天祥的是谁,简直不言而喻,因为留梦炎才是抛下君主自己逃跑的。所以,某些降元的宋臣主张向忽必烈集体进言,释放文天祥,让他去做道士,留梦炎便坚决反对。这汉奸说:文天祥出去以后就会号令江南再起义兵,到时候我们这些人可怎么办?
艺凡:文天祥的一线生机,就这样毁于他的只言片语。
易中天:很显然,以忽必烈的态度,只要文天祥不死,留梦炎就没有安全感。那么,他会不会通过捕风捉影兴风作浪,甚至炮制匿名信,然后在朝堂之上摇唇鼓舌借刀杀人?
艺凡:没有证据,但有可能。
易中天:叛徒往往比敌人更狠,这可是历史经验。且听下回分解,伪君子与变态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