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流传甚广的格言来源不明,意思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往往孕育着成功。爱迪生说过:“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他还说:“没有失败,只有离成功更近一步。”
众所周知,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但并不是每项发明都那么顺利,光是试验电灯泡的灯丝,就经历了上万次的失败,但正是这些失败,让爱迪生知道了哪些材料不适合做灯丝,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每失败一次,同时也是获得了又一次成功。
但这并不是全部事实。有学者指出,在多数情况下,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朱永新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提到:用成功可以激励孩子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功。儿童天生喜欢成功,反复成功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成就动机,成功也是成功之母。
这样的结论与科学家对动物行为的研究成果不谋而合。2005年9月版《智慧文摘》刊登李荣编译的文章《成功也会上瘾》说:“俄罗斯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有过成功的经历,心里便会产生无法遏制的渴求常胜的欲望,长此以往,人的个性将发生改变,攻击性会大大增强。”
科学家将一群雄鼠关在笼子里,用带孔的透明隔断将它们隔开,让它们可以互相看到,却不能有身体上的接触。科学家每天拆除隔断一次,这时雄鼠便迫不及待地展开厮杀,要争出强弱。每天的胜利者都会陶醉在成功中。得胜次数多的老鼠会变得非常好动、富有攻击性、易激动、易忧虑,它们不放弃任何机会宣泄,或是攻击同类,或是对雌性发威,甚至去咬工作人员的手。
原来,雄鼠的大脑已经习惯了胜利的信息,如同吸毒般逐渐上瘾。所以,常胜的雄鼠就变得更为狂躁。如果将这些老鼠隔离起来,它们非但不能像从前一样安分,反而会更为焦躁。在下一次争斗中,它们会投入更多的力气去争取胜利。于是,积极的求胜心演变成了公然的侵略性。
更有人进一步提出,“成功是失败之母”。理由有三:
第一,成功之后,客观环境发生某种变化。“人怕出名猪怕壮”,成功以后会出现成功带来的一些麻烦。人出了名,会遭到妒忌;牌子出了名,会有仿冒滥竽充数,等等,一些不利的因素可能增多,而成功者往往不警惕。
第二,成功之后,如果再想取得新的成功,难度会变大。如果一个单位差,换了领导之后狠抓一下,成绩一下子就凸现出来了。因为前面基础差,稍有些变化,一比较,就很明显。而一个经常出成绩的单位,去了一位新领导,你要取得新成就,那就比较困难了,这是因为起点高,标准自然高,压力增大,就是巩固以前的成绩都要下一番功夫。就象是一个跳高运动员一样,他第一次跳过两米,算是成功,但下次再跳两米就不再算成功了,至少要超过两米才算成功,难度越大,失败的可能性也就增大。做事情也是类似,下一次总是超过上一次,才算成功。但谁又能保证永远这样“超”下去呢?一般人的想法就一定是一个成功接着一个成功。这种直线思维,正是失败的前奏。
第三,成功之后,成功者的思想会发生某些变化。比较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成功者骄傲了,固步自封,沾沾自喜,躺在成绩上睡大觉,因而再想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了;再一种是成功之后,原来“战斗集体”的成绩,特别是主要成员,由于成功和争功而发生分裂,因而导致了失败。
“失败是成功之母”是对失败者的鼓励,许多科研硕果,都是经过无数次失败之后毫不气馁,继续奋斗而取得的。而“成功是失败之母”也是对成功者的提醒和警示。
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曾经开玩笑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记住,正是说这句话的人,在这个问题上栽了跟头。可见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有道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世界上固然有一帆风顺的幸运者,而大多数人却没有那么顺当,他们大都通过克服无数的困难,历尽艰辛,不断奋斗才取得一点成功。连爱迪生这样的天才,为了发明灯泡,先后试制了一万多次。一个目标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只有这样看待目标,你才可能容忍失败,在失败面前知难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