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只若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可人生又怎能只如初见,如果说初见烂若春花,携手一段漫长人生,便可看秋叶之静美了。
林徽因是民国时期的才女。诗人徐志摩曾为她和妻子离婚,只为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哲学家金岳霖对她爱意甚浓厚,愿意在她身边默默的守护着,建筑学家梁思成始终爱她如初见。
在她生命中出现的三个男人,都对她痴迷。只是情到薄处,难免会有失落,怅惘追忆曾经之美好。然而有些人,爱上了便情深不寿。每次见她,所有的光阴都如初见时的美好绝伦。
林徽因家庭出身不凡,其父林长民在林徽因小的时候就看出此女聪明,必有不凡的命运,便送她去上学,接受良好的教育,在那个年代,女子无才便是德。林徽因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家庭条件也不错。
民国,这个听名字便觉得很浪漫的时期,到处充满了诗意,林徽因本来名字是林徽音,后来她经常有诗作发表,有一个和她同名的诗人,所以她便把名字里的音改成了因。
后来,16岁的林徽因跟着父亲到欧洲游学,那时候漂洋过海也算是一种时尚,这一次远行也让林徽因踏上了人生新的旅程,也意味着告别青涩的少女时代。林徽因跟着父亲游历巴黎,法兰克福,柏林,罗马,日内瓦等地。她见识了巴黎浪漫优雅的风情,领略过显赫一时的古罗马帝国的庄严华美,她被异国那些从未想象的过的美景征服了,也是在这次途中,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和建筑结缘。
去欧洲游学过程中,他碰到的浪漫诗人徐志摩,那个在康桥上写下美丽诗句的人。
徐志摩是海宁富商徐申如唯一的儿子,徐志摩热烈的追求林徽因,不惜抛妻弃子张幼仪,最终坚定的与原配离婚。林徽因理智的选择了拒绝,因为那份违背伦理道德的爱,她实在是承受不起。
徐志摩虽然是富商的儿子,但他并非是一个游手好闲的公子哥,他在求学的路上不曾懈怠。在麻省的克拉克大学读过历史,在哥伦比亚大学读过经济学。已经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却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恋爱。张幼仪嫁给他的时候和林徽因同岁,张家也是江苏宝山的名门,但他不爱她。尽管张幼仪端庄贤惠,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他不快乐,一天一天的熬着日子。
直到遇上林徽因,他遇见她,爱上她,好像如梦初醒一般,明白了谁才是与他相配的那个人。他们有太多共同语言,而不是像跟张幼仪那样相对无言。
只是人本多情,多情才无情,所有结果亦只能独自承担。有缘之人,无论相隔千山万水,终会聚在一起。无缘之人,总是近在咫尺,也恍如陌路,无份相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