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目
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狗彘奴欺天招伙盗
二、主要内容
本回中,贾母去世,鸳鸯念及贾母恩情,又深知自己在这府中的艰难处境,在贾母丧事期间,于天香楼上吊自尽,以死相随。而贾府因办丧事忙乱,内部管理疏松,盗贼趁夜潜入,妙玉被劫走。妙玉本就心性高洁,在这贾府衰败之际遭遇此劫,更显命运多舛。
三、人物分析
鸳鸯:她是贾母的得力丫鬟,精明能干、忠诚不二。长期在贾母身边,见惯了贾府的奢华与勾心斗角。贾母死后,她失去了庇护,又不愿被贾赦等人摆布,她的死是对封建礼教下奴仆命运的一种抗争,也是对贾母的忠诚与追随,展现出她刚强的一面,同时也反映出奴仆阶层在大家族中的无奈与悲哀。
妙玉:出身于富贵之家,带发修行却仍心系尘世。她有着极高的才情与品味,在贾府中处于一种边缘又独特的存在。被劫一事,突出了她的高洁与不幸,她虽努力在这尘世中守着自己的清净,却仍被外界的污浊所侵袭,暗示着在那个混乱的世道里,即使遁入空门也难以保全自身的悲剧性。
四、精彩段落
“只见灯光惨淡,隐隐有个女人拿着汗巾子好似要上吊的样子。……只见鸳鸯哭了一场,想到‘自己跟着老太太一辈子,身子也没有着落。如今大老爷虽不在家,大太太的这样行为我也瞧不上。老爷是不管事的人,以后便乱世为王起来了,我们这些人不是要叫他们掇弄了么。谁收在屋子里,谁配小子,我是受不得这样折磨的,倒不如死了干净。但是一时怎么样的个死法呢?’一面想,一面走回老太太的套间屋内。刚跨进门,只见灯光惨淡,隐隐有个女人拿着汗巾子好似要上吊的样子。鸳鸯也不惊怕,心里想道:‘这一个是谁?和我的心事一样,倒比我走在头里了。’便问道:‘你是谁?咱们两个人是一样的心,要死一块儿死。’那个人也不答言。鸳鸯走到跟前一看,并不是这屋子的丫头,仔细一看,觉得冷气侵人时就不见了。鸳鸯呆了一呆,退出在炕沿上坐下,细细一想道:‘哦,是了,这是东府里的小蓉大奶奶啊!他早死了的了,怎么到这里来?必是来叫我来了。他怎么又上吊呢?’想了一想道:‘是了,必是教给我死的法儿。’鸳鸯这么一想,邪侵入骨,便站起来,一面哭,一面开了妆匣,取出那年绞的一绺头发,揣在怀里,就在身上解下一条汗巾,按着秦氏方才比的地方拴上。自己又哭了一回,听见外头人客散去,恐有人进来,急忙关上屋门,然后端了一个脚凳自己站上,把汗巾拴上扣儿套在咽喉,便把脚凳蹬开。”
此段通过对鸳鸯的心理、动作描写,细腻地展现了她殉主前的复杂心境与决然,从对未来的担忧到回忆往昔,再到最后的自尽,层层递进,让读者深刻感受到鸳鸯内心的悲苦与无奈。
五、艺术特色
情节的跌宕起伏:鸳鸯之死与妙玉被劫两件大事在一回中呈现,一者是贾府内部奴仆的悲剧结局,一者是外部盗贼侵扰导致的意外变故,二者相互交织,使情节富有张力,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与吸引力,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贾府在贾母去世后大厦将倾的混乱与衰败。
环境渲染的烘托作用:如对鸳鸯自尽时“灯光惨淡”环境的描写,营造出阴森、凄凉的氛围,很好地烘托出鸳鸯内心的绝望与无助,也暗示着整个贾府走向衰落的黑暗前景,使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六、个人感悟
本回中,鸳鸯与妙玉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鸳鸯以死捍卫自己的尊严与自由,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贾府中,她虽身为奴仆却有着自己的坚守,她的死是一种无声的呐喊,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底层人物的无奈与反抗精神。而妙玉的遭遇,则凸显出在乱世之中,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难以逃脱命运的捉弄。贾府的衰败也在这一回中进一步加剧,曾经的繁华盛景如今只剩下一片混乱与哀伤,这也警示着盛极必衰的道理,让人感叹世事无常,同时也对封建大家族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礼教束缚以及社会的动荡不安有了更深的认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