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上瑜伽课时,只有四个人上课,面对教练征求意见,其中一位常去的会员会主动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不具体指到我,我一般情况下会保持成沉默,只是笑笑。由此想到这几年在网上广为流行的“社恐”和“社牛”两个词。
社恐是社交恐惧症的简称,一般指面对社会交往时会产生焦虑和恐惧的体验,并且会伴随着脸红、出汗等心理活动。但我们日常提到的社恐往往只是社恐倾向,并不会伴随着生理反应。社牛是伴随着社恐这个词而产生,一般指在社交活动中表现自如,与陌生人也能聊起来,并且不会感到尴尬,也不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我们身边可能都会有这样具有社牛表现的人,他们能和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场景下聊天。我的妈妈就是这样的人,很容易和别人聊到一起;老公前段时间工作上也遇到了一个这样的人,去批发市场能和很多人聊起来,例如保安啊、陌生的同行者、出租者司机等等,能够获得很多信息。而这样的事情对于具有社恐倾向的人来说可能简直是一场灾难。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具有社恐倾向,并没有达到心理病症的程度。心理学上的社交恐惧症往往是指惧怕社交的这种心理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了,并且达到了6个月以上,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生理反应。达到诊断标准的社交恐惧症是需要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并结合心理治疗。
社恐倾向一般并不需要专门的治疗和干预。我自己和老公应该都是属于有社恐倾向的人,我们在陌生人群中会感到不自在,会比较容易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能避开的社交就尽量避开。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和熟悉的人在一起我们也是可以轻松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且在工作中也能和别人进行正常的交往,因此不需要进行专门的改变。
若是个人比较在意自己的社恐倾向,有比较强烈的改变动机,也可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刻意训练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例如鼓励自己多参加聚会、户外活动等。在聚会等社交活动中,验证自己比较恐惧和担心的事情是否会发生,从而改变自己对社交恐惧的一些想法,这是一种系统脱敏的方法。通过在实践的过程中,慢慢消除对社交的担忧的想法和恐惧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