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这句话我通过昨天有幸参与小学数学省级教研活动远程培训。聆听常立钢老师的《在课堂实践中学习新课标》,得到了肯定。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常立钢老师用一个个课堂实录给我们解读了如何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每一节课中。
其中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推理》一课的讲解,使我有所感有所悟。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并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那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中指出推理意识是指对逻辑推理过程及其意义的初步感悟。对自己及他人的问题解决过程给出合理解释。推理意识有助于养成讲道理,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增强交流能力是形成推理能力的验基础。
通过昨天下午的学习和自我消化,在我今天上午的课堂中,给学生讲解到描述路线图时,我试着把昨天学到的干货实践到了我的课堂中。学生一开始也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把路线图表述清楚,那这时候我就会引导学生,谁有更清楚的把路线表述出来呢?让我们能更明白,怎么样才能从起点走到终点呢?从而有的学生会试着去表述,或许有的学生表达不完整,那我就会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果你这样表述,那能不能让其他学生理解你的路线呢?学生思考以后,会发现确实不太好理解。那当有的学生的发言中出现闪光点的时候,我会不失时机的强调这位学生表述的非常清晰而且有条理,同学们,这位同学的词语用的太好了,那谁能像他这样说一说呢?最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在学生展示时逐步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实现有理有据的表达过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
但是在实践中仍有需要学习和进步的地方,所以学习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