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减负”之“实”解基层之“忧”

如何让“基层减负”真正落到实处?如何让基层干部卸下负担、轻装上阵?把“基层减负年”的要求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去,以实际行动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办实事、解难题。

要少发文,发管用的文。形式主义之害,犹如温水煮青蛙,其危害不可小视。“会议要开到点上,文件要发到实处,让基层干部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吕日周建议,进一步加强会议管理、严格会议审批、规范会议程序、改进会风文风,“应进一步提高文件质量,严把文件内容关、格式关,坚决杜绝照抄照搬现象。”

要多调研,知实情、出实招。调研是领导干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基层工作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群众需求的有效手段。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也只有深入基层,才能在一线发现真实情况,发现问题,从而进行科学决策。调研既要深入一线调研,还要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建议;既要了解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又要了解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利益诉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基层工作人员服务。同时,也要注意在调研过程中做好保密工作,不能因为调研而泄密。此外,调研要有计划、有总结。只有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并形成制度加以推广和完善,才能更好地解决基层存在的问题。

要少督查,不搞“回头看”。要杜绝重复督查检查,建立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通过定期通报等方式,推动相关部门将工作重点放在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上来。同时要提高督查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少一些“回头看”、多一些“当面问”,既了解问题症结所在又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另外,要进一步改进督查检查考核方式方法,坚决整治各种形式主义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

为基层“减负”,揭开形式主义,真抓真改,以小见大,扛起实干担当的责任。推动基层由“重痕迹”向“重实绩”转变,为进一步全面奢华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