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江堰午餐,午餐后出发去九寨沟。
都江堰到九寨沟走九环线。九环线分东西两路,西线为自然风光,东线据说人文景观多一些。
成都→郫县→都江堰→汶川→茂县→叠溪海子→松潘→川主寺→九寨沟
从都江堰到九寨沟475公里,需要9~10个小时左右。
这张图片,可以清晰直观看到途经处。
做人做事好像都得有个目标,似乎活着就得有目标,旅行更是如此。某地打卡了,似乎就完事了,和曾经许多地方墙上树上石头上写的“某某到此一游”异曲同工。
某种意义上来说,生的目标是死,出来的目标是回去,享受和体验的是中间的过程。譬如我们用头思考,用脚走路,吃的东西都进我们中间的肚子里去了。吃喝拉撒,吃和拉都不需要费多少时间,但中间消化吸收需要时间。
出来,回去,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体验的是中间的过程。
有句话形容跟团旅行的人:“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拍照,回家什么都不知道。”跟团身不由己,无法自主安排自己的时间和进程。
改变不了环境和人,那就改变自己。
所以,跟团出行,除了万众瞩目的亮点景点,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也蕴含丰富,耳边没有了聒噪的声音,可以把心放在沿途的景色中,边看边欣赏,可引遐思无限,譬如美食在胃肠中的消化吸收,这才是自己的东西。
领略沿途川西山水的美……任思绪自然流淌……
藤缠树是一种束缚,因为缺少了空间;水绕山却是一种相依相偎的相伴,一种和谐的美。
途经茂县凤仪镇的“中国古羌城”。
中国古羌城历史上为冉駹(máng)居地,古茂州所在地,是全国最大的羌文化核心保护区,羌民族核心聚居地。
沿途都是高山,不时可看到泥石流的痕迹。
这里是高原冰川区,山体陡峭,泥沙、石块等堆积物较多,加之树木少。一旦暴雨来临或冰川解冻,大大小小的石块有了足够的水分,便会顺着斜坡滑动起来,形成泥石流。
317、318线同样如此。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该有的元素都有了。
红房绿树,给山水平添了许多的烟火味道。
水流在这里腰肢一摆,袅娜尽显。
四川水资源丰富,河流以长江水系为主。也带来丰富的水电资源。从西向东主要有金沙江、雅砻(lóng)江、安宁河、大渡河、青衣江、岷江、长江、沱江、涪(fú)江、嘉陵江、渠江等。
这里为川西北高原向成都平原过度地带,以高山峡谷为主,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
川西多美景,令人向往。
广义上的川西现指成都平原以西的地区,即四川省阿坝州和甘孜州等高原藏区,狭义上的川西就是一般说川西都是指以甘孜州川西高原为主的区域。
传统意义上的川西,其实应该是成都平原的平原区域,由成都、德阳、绵阳三大地级市组成,也被称为“川西坝子”。而现在人们普遍所指的川西,一般是甘孜州、阿坝州两大地级行政区。
甘孜阿坝处于横断山脉之间,在地理区域的划分上,这里是一二级台阶的过渡带,也是通往青藏高原的必经之路之一。岷江、大渡河、金沙江等河流以及多条高耸的山脉,为川西地区切割出无数壮丽的景观带。
此行的目的地九寨沟和黄龙就属阿坝州。
海螺沟、墨石公园、塔公草原、八郎生都村、折多山、中路藏寨、四姑娘山、毕棚沟、鱼子西、新都桥、黄龙景区、九寨沟、中国古羌城、千户藏寨、理塘、长青春科尔寺、毛垭草原、花湖、稻城亚丁等这些都是被人提及的川西美景。
此行能看到其中提及的两个。
现在看到的,不是景点,是所经的山水树木花草从车窗送来的流动的美。
四川素有“天府之国”之称。天府之国,一说四川,一说成都。所谓“天府之国”指形势险固、物阜民丰之意。
能称得上“天府之国”这个称号的,须有独特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
《战国策·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当时的“天府”是用来形容秦都咸阳所在的“关中平原”。关中自古就号称“陆海”、“天府”,尤其在秦朝时期修建郑国渠之后,一时间更是富甲天下,被古人誉为“金池汤城,沃野千里,天府之国”。秦末汉初,张良在论证定都关中时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秦灭巴蜀以后,以四川盆地为基地灭齐伐楚建立秦朝。西汉时继续开发巴蜀。巴蜀大地繁富兴盛富甲一方。巴蜀之地又称为“天府之国”。历史上称四川为“天府”则出自诸葛亮的《隆中对》: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
天府原本是一种官职的名称,他是为“天子”掌握“府库”的官员。这个官职在周天子时设过。天府这个官官职掌管钱财米粮,金银珠宝、图书文册等珍贵而有价值的东西。
而最早用“天府之国”形容秦国的,是战国纵横家苏秦。
后来用来形容巴蜀之地为“天府之国”,是因为秦国的衰落和川蜀的崛起。
川蜀的崛起富庶立足于巴蜀太守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随后三国时的孔明奖励农耕、发展生产、兴修水利等等又进一步推进了成都平原的农业发展。
前人植树,后人乘凉。
为后人着想,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自然而然的事,能像李冰父子做出这样伟大的工程,利在千秋的人,当然绝非常人,技术不懂,但精神、胸襟、格局在仰望的同时,可以学习一二。
都知道是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但是,李冰的儿子叫什么名字,我很好奇,专门搜索了一番。
叫“李二郎”。
听起来好像还是没有名字。
二郎神为李冰儿子始见于北宋,五代蜀政权对灌口二郎封以王爵,被蜀人当作“护国”神祇,入宋后由于王、李之乱受到牵连二郎神被禁祭祀,在宋仁宗末年二郎神以李冰儿子的身份复祭复封,宋仁宗下旨钦定父子关系,割断二郎神与地域(蜀地)的联系。
史书记载
《元史》 本纪第三十四 文宗三:加封秦蜀郡太守李冰为圣德广裕英惠王,其子二郎神为英烈昭惠灵显仁祐王。
《清史稿》 志五十九 :世宗朝,....灌县祀秦蜀守李冰,封敷泽兴济通裕王,子二郎,为承绩广惠英显王。
名字记载
李二郎有载的名字一共三个,分别为李昱(yù)、李泰、李兆。
1、李昱
元代李稷《白云宫创建二神灵感祠之碑》:郎君讳昱,蜀郡守李冰第二子也。佐其父除水患有功,庙食灌口,川人号护国灵应王。开宝七年,去王号。嘉祐八年,封灵惠公。元祐二年,改感应公。崇宁初,进昭惠灵显王。
2、李泰
元代汪寿昌《昭惠灵显真人祠堂记》: 昭惠灵显真人泰,蜀郡守李冰次子也。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应感公庙 在望云门内草场庵,郡民立祠以祀。神姓李,名泰,秦时人,号灌口二郎。
3、李兆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蕲州,二郎庙在州治西。永康导江县高济王次子,即秦李兆也。
四川多江多河。
成都平原内的河流有流经广汉、金堂县的沱江;经过都江堰、新津的岷江;从都江堰分流经温江到武侯区到华阳的江安河;从都江堰完善内链分流经郫县到成都的清水河;从都江堰分流经彭州到青白江区的青白江;从都江堰分流经郫县三道堰经金牛区流入成都市区的锦江等。
成都平原很多河流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都江堰的岷江。
沙河、府南河为锦江的分支,清水河注入锦江;锦江与江安河在华阳汇合形成府河,府河在彭山重新注入岷江。
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涪江、沱江、嘉陵江、渠江位于长江上游。此外,还有黄河上游的白河、黑河。
李冰及子二郎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有了成都平原的富庶,“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再加上盆地在冷兵器时代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因而避免了历史上很多次战争的破坏,得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历史上许多有眼光的战略家,如张良、诸葛亮等都把四川当作可以立国的根基之地。唐朝中期和晚期,关中发生战乱时,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是选列四川成都避乱。六十多年前的抗日战争,蒋介石更是应了一句谶语“胜不离川,败不离湾”。
石壁上的四个字,只隐约看出了“松道保”三个,最后一个实在没看清。
这大约就是传说中的“茶马古道”吧。半在山腰凿出这样一条石路,石路外侧还有排列整齐的石柱,也是曾经出过力的,不知现在还能走吧。
四川为什么会叫四川呢?
一个说法是宋代年间将川陕路一分为四:“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称为川峡四路,简称为四川;
又有一说,“川”为大河之意,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四条大河流经之地”即四川。
没有树木装饰的山体本色,瘦硬峻峭。
泥石流。
这抹红色有如给山涂了一道胭脂。
下一秒会看到什么,不知道。人生旅途也一样,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景色。
用心感知,便会体验到无法言说的味道。即便是走马观花,也观出点不同的味道。
“蠺陵重镇”四个大字一闪而过。
蠺(cán),同“蚕”。
这些匆匆而过的景点,虽未经停留,若想探知,并不妨碍查寻资料。
“雄关踞高岭,路径平平。忽然空眼界,俯看叠溪营。溪水淼淼直千寻,一城号蚕陵。”这是清末诗人董湘琴描写过的蠺陵古镇。
这座曾经有着潺潺溪水的繁茂古镇位于茂县叠溪镇,1933年遭遇地震后不复存在。
现今的茂县叠溪镇是《禹贡》记载的“古梁州之域”。在远古时期,岷江上游兴起的冉駹(máng)族与西北迁徙过来的羌族合化成古蜀族,后人将这些居住在岷山河谷的人称为蜀山氏。黄帝娶蜀山氏的女子为妃,生下儿子蚕丛,他是位养蚕专家,被称为蚕丛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蚕神)。
蚕丛建立古蜀国,在如今叠溪镇蚕陵建都,名叫蚕丛都。而后黄帝的妃子死后葬在蚕丛山下,蜀山更名为蚕陵山,蚕丛都更名为蚕陵之都。
于是,“蚕陵”的称谓便被沿用了下来。生活在那里的人称“蚕陵羌”,附近的山称“蚕陵山”。
作为茶马古道重要通道的蚕陵重镇,本来曾经蚕桑兴盛,1933年的那场大地震将四周山峰崩塌,巨石堵住了蚕陵重镇下游的岷江河道,台地陷落,呈阶梯状垂直下滑,岷江水涌入盆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堰塞湖,便是现在的叠溪海子。重建后的蚕陵重镇,人们再也没有种植桑树养蚕了。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