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会在网上遇到形形色色的网友。陌生人的交往,没有那么地拘谨,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只是在对方的生命中短暂的相遇。
他很特别。他是二十岁的年纪。花一般的年纪。
他的文字很压抑,他毫不掩饰他的痛苦。他说,他得了癌症,他父母亲人为了他牺牲了太多,他想放弃了。
我一下子很慌张。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劝说一个放弃生的希望的人。我深知,我的言语会显得单薄而无力。二十年华,正是青春肆意的大好时光,如果不是承受不住痛苦,谁又愿意放弃生的机会呢。
我们没有聊很久,因为我上线都很晚,那会儿已经是深夜了。我干巴巴地鼓励了几句,他说他想睡觉了,夜太黑了,他累了。
黑暗中,我透过宿舍的窗子望出去,外面一切都显得那么寂静,又那么肃穆。
我明白,黑得不止是天空,还有他疲惫的心。他已经看不到光了。
我最终没有过多的挽回,我发了“晚安”。晚安,在我看来是最好的祝福。夜晚宁静安睡,睁开眼时,会是第二天明媚的阳光。
记得第二天是周末,室友们都还没睡。
我辗转反侧,开启了话题:如果我们得了重病,会怎么办
很明显,这个话题略显沉重。沉重的话题似是炸弹,投入到了静悄悄的六人宿舍。我们都已经过了避讳“死亡”这一字眼的时代,六个人的思想碰撞出了火花。我也在宿舍对这一话题聊得火热的那一刻,感受到了对生命的至诚。我们都在活着,但也都思考着死亡,我们敬畏着生命,会想好最后的退路来与死亡博弈。
大致分为两波:一派选择安乐死,自己解脱,不想让父母为了他们牺牲太多;另一派选择与死神殊死搏斗,争取生的希望。
我不过多的评判,这本就是个人的选择,表达尊重便好。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考量,并不是说选择安乐解脱的就一定是懦弱者。选择安乐解脱的人,未必没有争取过生的机会。但生命有太多遗憾,并不能够事事遂意。这个道理,人人都懂,无非就是放不放得下的问题。
这个夜晚,宿舍真正安静下来时已经很晚很晚了。我却也始终睡不着,想着大家的争论,想着那个想放弃生命的男孩。
我第二天再试着去联系那个男孩子。他的头像已经灰色。我不知道他何时上线,很不凑巧。
后来我也再没遇到过他。短暂的相遇,不知道他会不会听我的劝说。
陌生人,愿你一生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