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佛容安黎庶 丝路焕新章
太和元年春分,三危山崖壁的晨雾尚未散尽,敦煌城已是万人空巷。粟特商队卸了货的骆驼跪在沙丘上,望着长龙般蜿蜒的信众队伍啧啧摆首——自张掖至鄯善,丝路商旅皆知今日是"吴和尚窟"开光之期。
乐尊手持鎏金香炉立在西崖栈道时,忽觉掌心沁汗。下方八十一级石阶尽头,百丈素绢自窟顶垂落,遮着尚未示人的主尊佛像。刺史李暠亲擂的羯鼓声中,粟特舞姬足铃骤响,十二沙弥齐诵《浴佛偈》掀开绢幕。
"南无释迦如来——"数万声佛号震落檐角积尘,乐尊却紧盯人群最末的老妪。那妇人颤巍巍捧起半块馕饼,仰望着佛陀低垂的眉眼,浊泪倏地滚落衣襟。这神情他太熟悉了,十五年前西平郡屠城时,母亲临终前便是这般望着破庙里的泥菩萨。
正午法会毕,粟特商团首领安陀勒踏着波斯绒毯而来。这高鼻深目的胡商竟行五体投地大礼,镶满瑟瑟宝的束腰碰响青砖:"愿捐十万钱造第二窟,惟求绘入祆教日月纹于藻井。"乐尊扶起他时,瞥见商队里两个龟兹画师正以赭石粉描摹飞天衣带,腕间银铃与铁笔相击成韵。
秋深时,第二窟《萨薄燃臂济群生》本生图已近完工。慧明跪在脚手架上敷金,忽被窟外喧哗惊得失手坠碟。但见三十西域匠人牵着双峰驼逶迤而至,驼峰间缚着的不是丝绸香料,而是整块于阗白玉、龟兹铜镜乃至天竺贝叶经。
"此谓'拓壁之法'。" 安陀勒抚着新蓄的汉式长髯解释,"将铜镜映照的佛像投于粉壁,勾线拓印较徒手快三倍。"乐尊却望着驼队扬起的沙尘蹙眉——此法虽速,然佛陀螺髻深浅皆成定式,再不见麦积山智远和尚所授的"随心赋形"之妙。
腊月授衣日,慧明在雪地画出首窟全图。这哑少年以炭笔分十二时辰标注光影变化,竟悟出"影堂记谱法":佛面迎光处施铅粉,背阴处叠青黛,晨昏各有妙相。乐尊将新制的九色鹿笔放入徒弟掌心时,忽听得山门外胡笳声咽——安陀勒的商队又要西行了,驼铃系着的五彩丝绦在风中飘如飞天。
是夜,乐尊独对第二窟未干的《张骞出使图》。画中汗血马的眼眸用波斯螺钿镶嵌,映着月光竟似泪光盈盈。他蘸取朱砂在画隙题下"开龛造像本无相,万国衣冠尽法身",笔锋扫过处,于阗玉匠刚雕好的莲花灯台倏然点亮,惊起檐下栖鸽,翼声里散落数片鸽羽金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