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一个17岁前从未上过大学的女孩,有一天成为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吗?她就是塔拉韦斯特弗,这本书便是她的自传,比尔盖茨特别推荐、登顶《纽约时报》畅销榜80+周的一本书。《你当像鸟一样飞往你的山》是中文译名,而英文名字非常的言简意赅:《educated》,也就是教育。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从自己有印象起,如何在大山中重男轻女的家庭中艰难的活着,到最后成为了剑桥大学的博士,最终做到了与自己和解。她曾不敢像其他人提起自己的过去,直到后来明白了,就像她说的:无论你成为谁,无论你把你自己变成了什么,那就是你本来的样子。看完了这本书你便会深刻的发现:教育的力量!
一
你的出身,改变不了你的未来
塔拉从小因为父母的思想灌输,一直将医院、学校等视为可怕的地方,从未想过外面大山外的世界什么样,觉得只有跟着爸爸工作才是最安全的,才是自己唯一的未来,命运早已注定。直到有一天,哥哥泰勒告诉她,大山外还有一个世界,一个不一样能改变一切的世界,这在她的心底种下了种子,萌生了走出去的想法。这才有了这本书开篇的一句话:献给泰勒。
想想我们现在,即使教学环境有限,网上也有那么多的学习课程。如果只能勉强上个专科,还有可以走专升本,只要你肯努力。现如今,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那么多,你的出身,改变不了你的未来。
二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你可能会疑惑,她是怎么做到从自己的一无所知到最后的名校博士的呢?这就是我认为的这本书精彩的后半段的部分,当塔拉终于靠自己的一点点的努力学习走进唯一一个不要求高中经历的大学后,她感受到了自己的格格不入,直到很久以后,她才觉得自己可以属于这个地方。
因为学习经历过于有限,老师讲授的许多课程她都无法理解,考试时都不知道答题卡是怎么用的。不过塔拉有一颗非常想要汲取知识的心,她付出了高于常人的努力,最终,成绩终于有所提高。
三
与自己和解
塔拉即使去了大学,当她每次放假回家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还是那个大山里、在废料厂工作的、帮爸爸工作的工人。她不敢对外人说起自己的童年,不敢告诉他们自己没有上过高中,不敢说出自己生病不吃药不去医院的原因是爸爸觉得医生是政府阴谋的一部分。她觉得自己的出身配不上如今的学位,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她每次去照镜子,看到的都是那个在废料厂工作的16岁的小女孩,也就是曾经的自己。
直到最后,她终于做到了与自己和解,接受了这个童年不优秀的甚至不堪的自己,接受了自己的过去与现在。也就是文章的最后,当她照镜子时,那个女孩离她而去,封存在了镜子里。
“从那一刻之后,我做出的决定都不再是她会做的决定。它们是一个改头换面的人,一个全新的自我做出的决定。”
四
与父母和解
塔拉从小便听父母的话,即使是去了大学也遵循着父母教给她的生活方式。直到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她才发现爸爸给她创造出来的世界法则被一个个打破,她不敢相信,那其中竟然有那么多是虚假的、编造的!她花了很长时间才接受这一事实,甚至去和爸爸对峙,她才发现她无法解决父亲因知识贫瘠而片面又顽固的想法。知道生病躺在床上,在舍友的劝说下终于吃了红霉素。她躺在床上,为父母告诉的生病绝不能吃药而感到可笑。
等到后来,父母觉得她已经并入膏肓了,有了深重的罪孽,需要对她进行教士的赐福和洗礼,并要将她永远带回家。塔拉已对自己的父母无力挣扎,内心几乎妥协了,然而脱口而出的是:“我爱你,但我不能,对不起爸爸。”
这一句拒绝,换来的是多少年后的父亲永不与自己相见。塔拉深感愧疚,自己成为高学历人才而父母却仍然生活在大山里,自己甚至都没有见到父母的机会,而且其他的家人也听从父亲的话拒绝与她来往。塔拉多少次问过自己:自己用尽一切力量获得教育,却让她失去了亲人,这一值得吗?
多少年后,塔拉终于在内心与父亲和解了,她知道这便是她爱自己父母的方式,完全听从父母的话不是唯一的表达方式,她选择做好自己的生活。
看到这时,我也不自禁想到了有时觉得顽固的父亲,然而却无力改变。或许我能做的,就是像塔拉一样,用自己的方式,与父母和解。
这本书的实际内容远比我写的还要好,希望大家可以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