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十六岁是花季的年龄,应该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吧!
我的十六岁不是那样的,十六岁那年,我参加了中考。中考过后,应该可以松口气了,但中考后的我更加的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很担心自己的中考成绩太过差劲,对不起父母的重托,更不想让同村的人看笑话。16岁的我,心里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每天吃完饭就在家里心不在焉的翻阅着之前的学习资料。说是在学习,其实自己早就心不在焉了,因为中考已经过去了,会的都会,不会的始终还是不会。
我翻着成摞成摞的复习资料,黑皮ABC上面空缺的内容最多,找一些自己会做的题做着,打发着自己的暑假时间。
那段时间不愿意出去见熟人,因为怕他们问起我的中考成绩,说实话,我心里没底儿,真的没底儿。
不知道中考过后,自己的未来何去何从?但是一想到我曾经去县城上中学的时候,是爸爸把家里的那辆小四轮卖掉,换了6000块钱,交了学费之后,剩下的都作为我的生活费。
6000块,现在看起来不就6000吗?可,在近30年前,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讲,那是家里所有的积蓄和家当。
同村的有些人听说爸爸卖了家里的小四轮,让我去县城上中学了,言语中夹杂着讽刺和嘲笑,“一个女孩儿,上啥上呀,上上终究嫁了人,还是别人家的人。”
每当有人在我耳边说起这样的话,我的心情就会无比的低落,我咬咬牙,鼓鼓劲儿。
初中三年,我的任务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从初一到初三,每年都分班,毫不客气的说,班里同学的名字我都记不全。我唯一说话最多的也就是初一时候,我的同桌是个女同学。
其他时间,我不知道所谓的其他时间是什么时间,我觉得初中三年我除了学习,就是做作业。很惭愧,我学习成绩并不好,因为当时来县城上学的时候,我的底子比较差,应该是全年级倒数第几吧!
我本人资质平庸,不是那种智商特别高的人,所以我只能靠勤奋,靠默默的付出和努力。有时候学习方法也不是很得当,加上背负着家庭的希望,这个思想包袱真的是压的我有点喘不过气来。
终于,7月中旬中招成绩出来了,当时的普通高中的录取成绩是515分,郑州幼师的录取分数线是505分,而我却只考了485分。不管是高中还是师范,好像都和我无缘,这个现实让我彻底崩溃了,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何去何从,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努力了,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没有让我如愿。
我哭了,把自己关在屋内,委屈的哭了。家里的人都看到了我这3年付出的努力,没有人去责备我考的不好。
可能我这辈子真的和黄土地无缘吧,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县城四高报到了。三天之后,又得到一个消息,郑州幼师当时有委培生,委培生自然是要拿比别人更多的钱,问我去还是不去?
当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我高兴的说:“去,我去。”
后面的话又彻底击碎了我的希望,要去上要拿两万多块钱的高价。
那个年龄,我根本不懂什么是委培生,只想着自己有学上了。那个年代,小女孩上个幼师挺好,三年之后就可以参加工作,就可以就业。要拿2万多块钱的高价费,顿时,我含着眼泪咬着牙说:“不上了,不去了。”
那几天,我似乎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和动力。每天躺在床上不愿吃饭,也感觉不到饥饿。家里的人似乎都看穿了我的心思,想去上,但家里实际还没钱,不想给父母的生活增加压力。
爸爸一再反复的问我:“想不想去郑州上学,真的不想去?还是因为其他原因。”
我始终无语,不作回答。爸爸一再说:“你只要想上,我们砸锅卖铁都供你,没有钱我去借。”
那个年代,2万多块钱,就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讲,真的是天文数字了?村里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2万多块钱就能盖一座小楼,可是初中三年,我就已经掏空了家里的老底儿,哪有什么钱?
爸爸开始履行了他的承诺,开始挖掘家里的亲戚借钱。村上熟悉的邻居,三百五百的都借,借回家后,他双手颤颤巍巍的在数那一沓钱,让我在一个笔记本上记下:五爷家500元,三叔家200元,舅舅家2000元……看着这一串的账,我在心中暗暗立下誓言:等我毕业了,挣钱了,我一定要还下所有的账,等我有能力了,一定要好好的孝敬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为了我真的牺牲的太多。
在村里,顶着那么多人的风言风语,供着我一个女孩,在县城上初中,在市里上师范,我都暗暗的记在心里。
那一年,我如愿在9月来到了我的学校,开启了我三年师范生涯。用这里老师说的一句话:只要你肯努力,肯吃苦,三年之后,不管你是谁,回到你那里都会飞上枝头变凤凰。
当时,我就暗暗的下定决心,要努力,要吃苦,要改变,要让所有的人对我刮目相看。只有这样,我才对得起父母的重托,我才对得起自己的誓言。
十六岁那一年,改变了我人生的命运。十六岁,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太多了,这些故事都是我刻骨铭心的经历。
十六岁那一年经历的一切,都是我人生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