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每次读到这首诗,我就会想象那个老太太给出远门的儿子缝衣服的画面。阅读我这篇文章的人,你们是否也会跟我一样想起这个画面呢?
我出生在一个小渔村里面,我们整条村的人都是靠打渔为生,那个年代好多人都会觉得打鱼的渔民是最有钱,反观是种田种地的农民是最穷的。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道理”。我爷爷虽然是个老渔民,他也是一个知识分子,从小教导我,从我懂事开始,我爷爷就给我讲了四个字“尊老爱幼”。告诉我做人只要做好这四个字就可以了,无论我去到什么地方,必须要铭记这四个字。其实我们谁都会说,往往做起来就会很难!
爷爷的好朋友我们村的村长,他们经常一起写字,吟诗讨论诗经、诗词。我奶奶是个很传统的女人,老是灌输那种要我贤良淑德,贤妻良母,相夫教子的那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得开始学做“女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刺绣。我的二太叔公、三太叔公一个是老中医,一个是看抗美援朝营长级别的人物。我爸妈就是那种什么都听我爷爷的。夫妻俩做得真的很“尊老”,对我这个“幼”就是真的“爱”?可以想象我当时处在这种家庭会变成什么样?三太叔军人的理论“坚毅、沉稳、宽容、内涵、赤诚、责任感、有原则、有分寸、良知、诚信”。二太叔公不要求我“救死扶伤,但是我必须要做到力所能及”。现在好多人都觉得我的能力很强,其实我的能力并不强,强的是老一辈的惊人毅力可以把我变成他们想要变成的样子。现在突然发觉时间飞快,他们这辈子匆匆就到头了,真的应了那句话:“亲人在,人生尚有来处;亲人去,人生只剩归途”。
年华总是太匆匆,远去的是时光,留下的是经典。小的时候什么节日不知道,我只知道春节,因为有红包拿,还有就是中秋节有月饼吃。我妈妈是个很严厉的人,只要我一抚古筝或者古琴,她马上就不说话了。小的时候我自己做错事我就用这一招,现在长大了,也很少回去了。有一次妈妈就会说:“很久没听你抚琴,小的时候你都是做错事才抚琴给我听,不如今天抚一曲给我听一下”?脑海里就会想到当初我做错事抚琴的场景跟现在的场景,瞬间觉得好心酸。一下子所有的往事都涌上了心头。多少做子女的没成家跟成了家之后的人,有多少会记得父母?有多少会常回家看一看?我力尽自己的所能尽可能的地给母亲陪伴,女性的妇女节、母亲节、中秋、母亲的生日还有过春节,这些节日我永不缺席。不是因为我有多孝顺,而是我们做子女该有的责任,当我看到母亲满脸满足的时候,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不要等到失去才说后悔,人生本来就很多遗憾,等你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今天是妇女节,祝天下所有的“妇女”都快乐!健康、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