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
【作者】维尼老师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1月
【收获】
1、理解了之后,就不必期望用规则推动孩子来做这些事情了。
如果您是一个孩子,父母这样做,您觉得喜欢吗?会合作吗?而如果被严格限制,感觉又如何呢?
2、先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哪怕是失败的,他自己认识到了,我们再适时地提建议,并和他商量。
3、如果原来一直采取强制的方式,硬性执行规则,亲子关系不好,那么在变得有弹性、宽松之后,会有一段貌似混乱的时期。不过,如果坚持这样做,亲子关系会逐渐好转,孩子也会越来越合作。
4、压抑是心理问题最常见的祸根。
5、案例:
我曾经想把女儿培养成心目中的大家闺秀——各方面都优秀,外表漂亮,学业中上,出得厅堂、下得厨房,聪明智慧,文体兼修,温文尔雅,落落大方……可能还有一条我不愿意承认的“循规蹈矩”。所以,我会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培养她,给她立了不少规矩。
记得她一两岁时,性格显得蛮厉害、蛮张扬的,她有一阵痴迷于拿个东西就摔在地上,然后哈哈大笑。我很生气,觉得这是个天大的事,我呵斥她,她哭了,然后我就把她放在自己的小床上还关门走了,十分钟不理她。自此她就不怎么扔东西了,我还得意自己有办法制住她。
等她大一点儿,我就开始在言语上暗示她各种行为要守规矩。
首先是吃,她吃饭慢、挑食,我没少唠叨、批评,有时候孩子两眼含泪吃饭;吃零食不健康,孩子为了证明自己好,从来不跟我们要零食,偶尔阿姨带她出去买点儿零食,她总是偷偷摸摸吃;我总是给她打扮得漂漂亮亮,每天都换衣服,老师都夸她干净,然后我又担心她爬上爬下摔着,把漂亮衣服弄脏了;要求她要有礼貌,不要让别人觉得她不好(这是我给她埋下了在意别人眼光的种子);不时要和我们闹一下,立刻就被我制止了,还批评她、训她;如果哭,就告诉她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呵斥她别哭了,所以即使批评她,她也只是眼圈红了,什么都不说,看着让人难受。她的情绪得不到宣泄,堆积在心里。
后来,在不断压抑之下,孩子患了抽动症。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这些严格执行的规矩最终都成了压抑孩子的工具,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快乐重要呢?我开始放松这些要求和规矩。其实什么漂亮衣服、干净与否对孩子一点儿都不重要,现在只要没有生命危险,她爱怎么玩就怎么玩,我绝不唠叨,并且明确告诉她,衣服鞋子是拿来穿的,脏了洗洗就行了。现在女儿逐渐恢复了她的本性,变回了那个淘气、灵动的姑娘。每当在外面玩时,别的家长大呼小叫注意这个注意那个,我什么都不说,就笑笑冲她招手。踩一脚泥,弄一身水又有什么呢?
6、宽松也有要求、规则,不是给孩子完全的自由,只是有弹性。规则可以变通,所以孩子愿意接受。就像孩子冬天不能不穿衣服,但是穿什么衣服需要孩子同意和喜欢,也不要紧紧束缚着让孩子难受,还是宽松舒服些为好。这样的“衣服”(规则、要求)孩子是欢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