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说的是自动化想法本身没错,因为能帮助我们节省时间,快递地做出符合当时情境的反映。
哪些自动化想法会给我们造成困扰和痛苦,甚至阻碍我们成长呢?一般会用“适应”或“不适应”作为区分。评估自动化想法是否适应的标准是:
1.会不会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
2.会不会对生活已造成困扰?
3.和主要困扰的情绪之间有没有关系?
不适应的自动化想法有以下类型:
1.武断性推论:在缺乏支持的证据/或即使有反对证据出现时,仍提出特殊的结论。口头禅经常用“我就是觉得/我还是觉得”。
2.断章取义:只聚焦在事件发生的脉络之外的线索,忽略其他更重要的情境或线索。经常说“虽然如此,但我还是觉得”。
3.过度类化/以偏概全:根据偶发事件直接做结论,并且将这样的结论类推到其他有关/无关的情境。经常说“人都一样/他们都是一样的,我就是会被…”
4.扩大与缩小:会强调事件中发生的错误或不好的地方,会忽略或减少其他与情境相关的线索。经常说“所以我的能力/记忆力…很差劲”。
5.个人化(妄想):没有任何根据就将外在发生的事件归因在自己身上。
6.灾难化:在没有任何参考数据下,担心将来会发生可怕的事情。
7.二分法(全有/全无):将所有的事件区分为两个极端,边缘型人格的个案常有这类自动化想法。
8.读心术:个案相信自己知道其他人正在想什么,而且不会换位思考,也不体恤他人。
调整方法一般有三个:
1.检视优缺点(如情感损益表);
2.形成新的想法(如认知ABC);
3.调整想法(如具体化技术、以他人为参照点、苏格拉底式对话)。
#心理咨询 #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