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拭尘埃(一二二七):宁溘死而流亡兮,不忍此心之常愁

读到一则分享,其中写到:

“她笑着笑着,我却哭了……”

读到一则分享,其中写到:

“到底什么是造成贫困的核心?我认为就是思想,思想不能解放,贫困就永远如影随形。什么是制约思想解放的,传统,道德,人情,宗教都是。越是贫困的地方,这些力量永远越大。”

读到一则分享,其中写到:

“二刷上生新所……遇见一个当了一辈子美术编辑的大姐,她现在不画了,在学计算机……干一行恨一行啊。她说我画的好,我觉得她计算机一定学的也好”

翻一本书(西伯利亚,西伯利亚/(俄罗斯)瓦·拉斯普京著;王丽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其中写到:

“[没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西伯利亚](1983):

一个季节快速(夏),而另一个季节迟缓(冬),四季界限不均匀、不稳定地更迭,这就是西伯利亚。

冲动与麻木,坦诚与深藏不露,张扬与矜持,慷慨与隐藏,已经不只是与大自然相关的概念,这就是西伯利亚。

在思考这两种几乎对立的成分时,在回忆它是如何的伟大、多样和不平凡时,随着不安的召唤你会以同样的冲动奔向那里,又以同样的沉着放缓脚步:西伯利亚。

冬日有多缓慢,夏日就有多匆忙。刚八月初,它就已经开始转弯,于是秋天仿佛回到自家一样随心所欲的走入其中。

夏天就这样生活着:一方面寒冷的春天(只是整整两个月摇摆不定的冬天状态)紧逼着它,另一方面秋天催促着它。但是秋天漫长而宁静。

这里的一切都可能如天堂一般,并且带他们来到这里的人,是一个有自己的习惯、规则和法规、到过任何偏僻地方的人。

西伯利亚具有一种不会立即令人震撼、使人惊讶的特性,而是缓慢地,仿佛不情愿地,以校验过的谨慎态度将人吸引进来,而一旦吸引,便会牢牢粘住。就这样,人患上了西伯利亚病:人在离开这儿之后,无论身在何处,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感到憋闷、忧郁、悲伤,都会因痛苦而恍惚带来的缺失饱受折磨,就像自己的一部分永远地落在那了。

我们有时会不无自豪地说;西伯利亚比俄罗斯更像俄罗斯。

不该忘记,他们分别居住在广阔的领土上,来自不同的社会群体,他们不可能是一个调门,一模一样。所有从西伯利亚人当中,推断出某种共同点的尝试,都只能得到近似的轮廓。

可以说,在西伯利亚人的所有品质中,无论成或败,无论坏或好,都是一个长期不遵守限制性法律的人身上可能会有的。

集体精神与城府深、个人主义,在西伯利亚人身上完美共存:一个用来联系已知并熟悉的世界,另一个用来应对看似外来的而又可疑的一切(对于流浪汉中的刑事犯,一个决定逃跑的人会不惜一切代价,偷窃,抢劫,杀人,塑造了人们的疑心重,冷漠,察言观色)。

为了习惯于新地方并在此留下来,需要具有西伯利亚人的精神,并非几分钟的热情,而是不断准备应对各种意外事件和麻烦状态,具有无需消耗过度的精力即可战胜它们的能力。即必须与西伯利亚相适应,并以伴随运动融入其整体环境。

西伯利亚的移民首先来自民间。他们是那些逃避约束和压迫,并寻求各种自由,包括宗教,社会,道德,商业以及人身自由的人们。

西伯利亚人是由斯拉夫人的冲动性和自发性,与亚洲人的崇尚自然和善于内省结合而成,作为一种性格,具有那种明显的令人愉快或不快的特征,例如:敏锐的观察力,容易受激的、不接受任何强加的和异己成分的自尊心,莫名其妙的情绪波动,具有自省和进入某些未知极限的能力,对工作的狂热夹杂着间歇的游手好闲,以及与善良并行的狡猾,狡猾得如此明显,以至于从中无所收益。

这一切可能尚未完成,一切尚未融为一体的两面都清晰可见,大自然想必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将开始的事业进行到底,但它显然乐此不疲。

一过乌拉尔,立刻会遇到带着亚洲人特点的面孔。

一个普通的农民,在新地方定居下来,立即毫不费力地和当地人建立友好关系,向他们传授自己的耕种和手工经验,并学习他们狩猎和捕鱼的技能,了解当地情况和自然历法。他丝毫没有自视为上等人的毛病,开始和当地人结亲,并如此迷醉,以至于这种做法既惊动政府,也惊动教会。

他,一个农民,最终使西伯利亚和俄国连在一起。

一个耕种的人,在哥萨克之后来到这片空旷的处女地上,同时开垦草原或将泰加林的树木连根拔起作为耕地使用,并年复一年地播种和收获庄稼,养儿育女,繁衍生息,现在他辛勤耕作的地区已经变成宜居、道路通畅。

可以确信,不仅是利益驱使哥萨克人,也不仅是更加高尚的争做第一的竞争精神推动他们,还有更伟大的事业。这就像是历史本身意愿的表达,当时的历史听命于这一地区,选择了敢于冒险的人,目的是检验并验明这一普遍认为是昏昏欲睡且备受折磨的民族有何种能力。在这里,产生如此强大冲动的很大一部分能量源自民族自尊心。

无论古代,还是现在,人一直在寻找与世界科学秩序不相契合的奇迹。西伯利亚想必是人类怀疑和矛盾精神经历了极大失望的地区之一:实际上,这里与各地一样。

依靠西伯利亚,加上一些仍然受到保护的地区,人类就可以开始全新的生活。

对于我们,对于那些出生并生活在这儿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更加珍贵、更加亲切的家园,它像任何家园一样,需要热爱与保护,也许比任何其他地方都更需要保护,因为这里暂时还有可保护的东西。

如果西伯利亚一词的根本含义不表示拯救,那么它也可以成为拯救的同义词。

不难理解,为什么西伯利亚可以成为真正的治愈力量和拯救力量。(贝加尔湖容纳了地球两成的淡水)”

“[我和你的西伯利亚](1990,2000):

问题最初有五个:教育,废除流放,与宗主国的平等和经济利益关系,地区的高素质移民,对异族人的态度。

教育的希望与开明的灵魂和丰富的智慧专注于内部事务息息相关,与坚决增加精力充沛的高素质人息息相关。

这些对人类优秀品质的希望很少实现,人类品质已被各种科学磨光了棱角。

超出专业的知识,他们既没有能力关注,也没有能力理解。

除少数例外(大学和学院),全部无法提供通用的高质量的知识。

西伯利亚,在19世纪才开始在自己的人民中艰难地播下公民意识和孝道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今比一百年前还要被甩得更远。并且,现代教育远离了父辈的需要,教育年轻人轻视没有市场价值的一切事物。

移民从烧毁田地边缘的森林开始自己的生活。它能够养成一个习惯,一种态度,一条规则。

损失更大的是道德上的:它不愿意在这里看到那样的劳动者。该地区的移民工作也做得不尽人意。西伯利亚人像其他各地的人一样,不符合自己的理想,也许更加不符合,因为他被自然的极大富足宠坏了,很少关心对它的保护。

直到三四十年前,西伯利亚一直是一块备用的土地,是一片巨大的习惯未被开发和实力无人认领的大陆。沙皇政府能够允许自己出售阿拉斯加:俄国还有西伯利亚。如果人们没有公开写过、说过这事,那它本身就暗示了这一点。

南森在(一战前夕)“穿越未来的国度”中写到:“亚洲东部寥廓无边的平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里仍然徒劳地静卧着,等待来人。”

真的等到了。但是等来了谁呢?仿佛在它期待的人到来之前,出现了非法冒充的另一个人。他对工作没有做好准备,既无意考虑它的今天,也无意重视它的明天,贪婪,粗鲁,急躁,他没有学会如何对待财产,不懂得其真正价值,他出现并提出了权利。

森林为什么枯萎,很容易找到原因;人们为什么生病,活不长久,向来讳莫如深,尽管也无法隐瞒。,,,(众多城市)在声名显赫的企业附近拔地而起,像工业发酵一样声名鹊起,人最好远离这些城市。

后来,这种可资借鉴的一连串征服的后果,简直就是延续的惩罚。,,,他们住在水边却无水可用:从水库里取水是危险的,因为那里面什么样的排放物都有。,,,捕捞被污染的鱼也很危险,但是没有办法,还在捕捞。

(19)80年代末期,对洁净的空气和纯净的水需求特别强烈,(19)90年代沉寂下来,和它们相比人们更喜欢一块面包。

事情想必发展不到这一步(有私人倡议,出售它的一部分,建立七个美国州,给价5-6万亿美元,官方未予回应)。这对俄罗斯而言似乎是为自己购买了死刑判决。并且,即使最近变成了一个荒诞不经的自我毁灭的国家,它也未必敢迈出这最后一步。

西伯利亚的石油和天然气拯救了整个国家。

统一而不可分割的西伯利亚,其脸上布满了民族的雀斑,其整个土地是由世代相传的七零八落的小块土地组成。

它的民族问题并不是一件小事:它昨天比今天简单,而明天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这取决于俄罗斯如何巩固自身。

它自始至终处于这样的氏族复杂多样之中,以至于科学家们也无法搞清它每个差别细微的部落系谱的准确性。

种族的不断迁移,融入,统一和分裂,强者有权获得更好的土地,大自然对其儿女享有它独自所知的最终正义权,所有这一切都紧密交织在一起,并产生了值得尊重的结果。

每个民族,无论是攀登巅峰的民族,还是处于底层的小民族,都应该得到人类的爱戴和友善的帮助,只因为他存在,人类的多样性离不开他。

一个民族一旦失去自己的传统,甚至更糟,失去自己的语言,它就会变成另一个更强大民族的储备。对此毫无办法。这是生存法则。

在西伯利亚出现俄罗斯人之前,它的土著人口,据统计为约22万。(一战过后,移民过去400万,当时本地本有400万。)

民族主义的自命不凡似乎没有放过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弱小民族。但由于不习惯理性的自由而产生的飘飘然逐渐过去,清醒的头脑开始占上风。

只要给它一点秩序,秩序。只要给它一个主人,一个庇护者,一个聪明的建设者,一个善良的医治者。它备受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人和盗窃者的折磨。”

[她笑着笑着,我却哭了]

楼下,那个空了两个月的店面,终于派上新的用场。从之前的小菜店,变成了小超市+快递驿站。看上去,整块的场地大略是划了一根线,一边做这个,另一边做那个。就像,过了好几天之后才终于挂上的招牌,可以解读为两个合在一起,分别标识两边。

开着门,比关着门,好看多了。差异之处就在那生气。几乎是同步的,这店面在长假期间活了起来,隔壁家的那位老太太,许是有两个月没有打过照面了,终于有了动静。有几次听到了她那嗓门发出的,虽然还是没有碰上。这期间,有好些个的猜测的。

先是以为出趟远门,回老家去了?后来总不见,就变成了或是再也不回这里了?她和屋里那老头,本是老了才走到一起搭个伴的。她这次走开之前,最后一次我听到她的声音似乎有些高昂,那可以被解读为某种程度的争执,那争执或引发了两个人的分手?

发生在长假期间的,还有一桩小事,或者说新鲜。那就是小区外面那大超市的停车场来了一辆房车。在那停车场见到过好些次的房车的,唯有这一次,算得上见到了头和尾。头在早上,我带着小黑在外面溜达回来,见到一辆轿车拖着一辆房车正在移动。

实际,是房车被轿车牵引着,正在倒车,倒进洗车棚里。看清楚了,轿车的尾巴上伸出一个甲,房车的前头伸出一个乙,甲和乙结合在一起。以前也见到过这类的房车,总没搞清楚它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就两个轮子,也不见驱动。这下看得清清楚楚。

驾车的是一位女子,四十来岁,看上去。还有一位同伴,七十来岁,看上去。想来这是一对母女。看样子,她们这会是打断把这房车的外表洗洗干净。虽然本身看上去也没见到脏,想来是节庆期间,洗洗干净可以派上什么用场。我走开,没有看它被洗。

白天,经过那里,哦,想起来了,是你和我出门。我注意到,轿车和房车两个相对间隔地停在那里,中间有一个过道,允许车走过。人是没见着了,想来这会可能是走开办事去了,又或者,就在那房车里面歇着,也未可知:从外面看过去,啥也看不着。

尾在晚上,路过。桥车和房车还是如先前那样停在那里,有所不同的是,房车边上的地面上,有好大一块有水,那水像是配合这房车而泼洒的。尤其让我兴奋的是,房车的门口,摆放了一双拖鞋。那拖鞋指示着房车里面应该有人在。难以猜度:就一个?

有可能:年长的大概这会在车上休息,年幼的大概还在外面玩?不管怎样,算是间接地看到了房车有人在里面了。挺美好的遇见,想着她或者她们,这一晚上大概会是安置在这房车里了。不知道待里面的感觉如何?想来会是很舒适的。不知下水怎解决?

早上,很有些早,应该是还不到六点,我带着小黑下去,想来是为了见那些骑行者,又或者是为了见那大群的小鸟。甚是意外:那辆房车和那辆轿车,不见了。问题来了:她们是昨天晚上晚些时候就走了呢,还是今天早上天刚刚亮就走了?我无从知道。

后来,我见到谁分享的驾着房车在远方游走。我像是借助这分享出来的画面,看到了那天闭着门的房车里面。我给你看了这些画面,一如之前我让你和我一起欣赏了停在那的桥车和房车。接下,你和我走在外面的时候,你指着路边某处:那有一辆房车。

昨天你问起我什么,我想不起来了,我说要是看到一个有关的画面,或能想起。“你要看到,才会想起?”“需要联想,一个线索。”就比如:先前,一个视频我本不会看,看了也不会觉到怎样。他那一句 “她笑着笑着,我却哭了……”,就是一个线索。

宁溘死而流亡兮,不忍此心之常愁

---2023年10月15日












===

(以前写的文字,在20220802的这个早上,想起来要以卷积的方式与新的文字交织在一起。过往随文的附图,就不去管它了,去掉好啦。对于自己而言,最有味道的,始终是文字。一天一篇吧,读一遍,修订下错别字(若见到)。)

拂拭尘埃(二八九) 2021.04.10

傍晚,合上一本书,打开屏幕。读到一条留言:周律师,你们律师,在社会里面,属于层次很高级别的职业。但一定要记忆力好才行。读到时很有些纳闷,不知对方何以这么说。把别人的分享翻过了,回到这条来,回她一下:我记忆力不好。也没觉得律师和别的职业有高和低。

她提到的记忆力,让我想起来前几天,在厦大的百年庆那天,我只见到了一位当日发出了分享。我知道他本科在武大,研究生在厦大,我一下子怎么也想不来他的名字,也就没法子翻出几天前他那分享。随意地搜搜看,看那天都有一些怎样的故事:某人写厦大文中谁野蛮生长。

于是,从这一篇文章,跳到那篇野蛮生长。然后,再搜搜看,打开另一篇文章。读到一段:厦大在十几岁的时候,风华正茂,一直以一己之力支撑办学的校主陈破产,眼看无以为继,危在旦夕;然后靠挨家挨户劝捐,才得以继续;又三年,学校由私立改为国立,正要顺风顺水。

遇战火燃起,时任的校长带着小伙伴们避于山间一些时日,回迁算是快的,壮年的校长丢了性命。这篇文章里有好些信息让我开了眼界:先前有一同学,她儿子考取厦大读航空专业,这专业让我纳闷,一读此文,豁然开朗。最让自己感动的,就是百年历程中的这个小段的三年。

想起一桩旧事,是她哥哥考取厦大的那年,自己读到的一篇文章,是校长朱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找找,钻进厦大看看,赫然眼前的就是那校训:“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我分明记得的,他说到了善,排在第一位的。费了些力气,既不是很轻易,也不算很曲折,打开了那篇文。

有趣,她哥哥入校的时候,校长朱已然不是校长,他刚好落后一步,我却因为他将要踏进校门,而打开那篇文,读来觉是幸运,甚至为他错肩这样一位校长而感到惋惜。有趣,再次打开这篇文,在她哥哥将要迈出校门。我想的话,就借用校长朱的那番话,作为送他的毕业祝福。

有意思,在最终找到这篇文的路途中,读到一条:校主陈何以将厦大的校庆选在清明?曾经让校长朱很是纳闷。当然,不去特意联想,就当刚好赶上是这天,本也无事。然后,是在厦大野蛮生长的那位抛出一个观点:清明节是中国人的感恩节,让校长朱听到之后,变得豁然开朗。

“当你们在人生的征途上奋力向前的时候,在你们的身后始终有一个朋友在默默地注视着你们;当你们获得成功的时候,她轻轻鼓掌为你们高兴;当你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她随时准备伸出双手助你们一臂之力。”这是校长朱所说的一个真诚的朋友;这是一所母校之于她的学子。

那天,站在栅栏墙外面,把书包递到她的肩头,她才走开一会。面前站了一位年轻女子:请问?她像是有什么问我,请她说出。她的小孩今年九月要读书了,她问的是这个学校的作业多不多。我告她的是这个学期好像少了很多,我告她的是我家丫头五年级了,一年级的我不知道。

她走开了。她的问帮我回忆起:她在低年级的时候,曾经让我们感到隐隐的害怕:才一年级二年级就写作业这么久,更大了那还了得?以前,听别人讲过他儿子的:在这所学校念的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写作业就写到了十一点。未来的路途终归是未来的,怕也没用,等它走来吧。

到了三年级,写作业没有更长;到了四年级,写作业没有更长。而且,很明显的,时间的管控,越来越在她自己的手里。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所谓自觉学习的习惯,她已经基本养成了,无需、也不是我们作为家长能够操心的事。到了五年级,按她说得作业变少了,如是而已。

就像百年的厦大有那三年的小坎坷要跨过。她在四年级上学期也遇到了:那会班主任老师余生小孩,离开一段时间,语文老师换了一个又一个,恰好最后那个跟她不对路(这也正常,文风如人,各有各的喜好),只是时不时就要捱那老师的恶评,谁受得了?她把火药味带回家。

我以为百年庆的那天,会读到她哥哥的分享的。我没有读到。我为此有些遗憾。伴随着她一天一天长大,从幼儿园毕业,从小学毕业,从初中毕业,从高中毕业,从大学毕业,我会沿路留存下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又一个老师的印象,我会时不时地在她耳边念叨:她是你老师。

我记忆力不好。对于过往的事情,总是无从精准地记下。即便是今日写今日,那写出来的言行,虽然我已经尽力去保真,却总有这样那样的纰漏。午间,她在吃饭,先前她跟妈妈说了半天的话,妈妈说她是个话痨,她说妈妈是个话痨,我从旁插嘴:爸爸才是,说出来的全是废话。

她说:不对,你是写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哦,写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如是,她和我相视哈哈大笑。我为自己找到了个理由:想到了,就写下来;写下来的多少会留存下一些痕迹,没写下来的日后要么想不起来要么想起来更容易失真。如是:因为记忆力不好,所以写出来。完成于2021年04月10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386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142评论 3 3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704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702评论 1 29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716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573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14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30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80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73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9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06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29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10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38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158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41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