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生物学》课程作业4 焦承阳 指导老师:张淑娟

1.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详细展示一个知识点,只展示一个,并标明出处,满分为0分)

生物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出自《水处理生物学(第六版)》10.6相关内容)。生物吸附就是生物体及其衍生物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包括细胞不同的部位对重金属离子的络合、离子交换、吸附和无机沉淀等。

2. 我之前是怎么想的?(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详细展示:假设我还不知道上述知识点,我是如何理解的;或从字面意思推测其含义)

我个人认为所谓的吸附作用就好像我们生活中海绵吸水一样,就是依靠某些小孔来进行吸附是物质进入,就是单纯的物理过程,通过某些力来进行的物理作用。

3. 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比较第一问和第二问的答案,找出冲突,并化解冲突)

我之前的想法有明显的错误,也不只是错误,概念是生物和其衍生物,我之前所理解是只有生物本身,并没有想到还有其产生的物质;并且概念中是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包括络合、离子交换、无机沉淀等化学反应。很显然我自己的理解还跟容易被打破,重金属离子一般都是溶于水的,如何只有简单的物理吸附,很难将其吸附通透,必然是有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共同辅助的。

4. 我应该怎样想才对?(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联系了日常生活,如解释现象、识别谣言等(0-20分);并证明自己联系了其他知识或水处理情景,“联系”包括但不限于因果、类比、评价、列举等(0-20分))

我通过对此知识的理解中,明白了水中生物的吸附,不只是表面简单的物理作用过程,要根据科学支持的学习了解,来进一步了解吸附的本质,生物吸附最主要的就是吸附,就是本身的字面意思就是一个物质把一堆物质集合到自己的身边,就是通过某些反应给这些我们不想要的用一种物质给他吸走,使其能够与水体脱离。生活中我们吃火锅的时候,有时候锅底比较油,就就可以用一块冰放到表面可以让油迅速凝固被吸附在冰的表面,这只是简单的一个物理过程,真正的生物吸附是比较复杂的,但是其目的一样,就行把不想要的油去掉,就如同生物吸附一样,把水中不想要的东西带走。

5.我怎样才能用上它?(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在水处理情景中做出了更好的决策(分值0-20分); 对照所学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并提供改进证据(分值0-20分);若能够提出新假说、新规律、新概念、新理念等,分值上浮0-20分)

通过思考,生物吸附是水处理的一个重要过程,找到合适的物质可以帮助我们在水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很好的使我们不想要的物质脱离水体,同时因为吸附是物理和化学的同时进行,所以pH,温度浓度等都会影响吸附作用,生物吸附通常在浓缩之后,生物浓缩通常用BCF来判断。水生物对物质的浓缩、积累、放大在水环境中是有一个周期的,我们在水处理中可以把握好这个周期,来确定我们加入吸附物质的量,来很好的对物质进行吸附,让水的净化更充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