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详细展示一个知识点,只展示一个,并标明出处,满分为0分)
水生物的学习应该是求异而不是趋同的过程。鞭毛和菌毛是具有不同作用的不同结构。鞭毛使细胞具有运动的能力,构造较复杂,菌毛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的功能,构造简单。(出自水处理生物学第六版P14~16)
2. 我之前是怎么想的?(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详细展示:假设我还不知道上述知识点,我是如何理解的;或从字面意思推测其含义)
我在高中并没有选择生物作为高考科目,对细菌的认识停留在高一的粗略了解上。鞭毛使细菌具有运动的能力,性毛(性菌毛)具有向雌性菌株传递遗传物质的功能,这些都是高一生物老师课上讲解过的知识,而菌毛这个名词比较陌生,我便很自然地把它当作是鞭毛的别称,没有深入的了解过。
3. 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分值为0-10分;以“我”为主语,比较第一问和第二问的答案,找出冲突,并化解冲突)
我之前的想法算是固化思维的很好体现,根据以往经验将名称类似的名词归位一类,很傲慢地不再深入了解。这样的错误一方面体现了我没有严谨的学术精神,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的懒惰性,类似就大致归类,不再深入探讨。在生物的学习中这样的错误经常发生,如染色体和染色质,细胞壁和细胞膜,种群和群落,原生质和原生质体,同源器官和同功器官。这些生物上的专业词汇往往只相差一个字,结构和功能却千差万别,如果不深入了解自然很容易将它们当作同一名词的不同别称。
4. 我应该怎样想才对?(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联系了日常生活,如解释现象、识别谣言等(0-20分);并证明自己联系了其他知识或水处理情景,“联系”包括但不限于因果、类比、评价、列举等(0-20分))
生物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尤其是在对于微生物的研究上。学习文科类学科时的类比近似思维不能用在生物上。我在遇到相似名词时应该保持严谨认真,探究到底的科研精神,了解了这些名词的具体内涵后再做判断,不再以经验论事。这让我联想到了上学期末跟着俞锋老师了解南工校内水处理系统的经历。在俞老师提到MVR和MBR两种污水处理方式时,如果我因为它们只有一字之差便将它们归位一类那就犯大错了,MVR是一种蒸发结晶技术,MBR是一种膜生物分离技术,前者利用二次蒸汽能量将污水蒸发分离结晶,优势在于低能耗,低运行成本,主要应用于高盐废水的处理。后者利用膜处理技术将污水进行分离,优势在于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主要应用于中水回用。
在和俞老师一起参观南京光大工业污水处理厂时了解到除氟和脱氟两种不同的课题。光大污水处理厂目前采用活性氧化铝吸附的工艺来除去台积电废水中的氟,这项工艺已经很成熟。但由于活性氧化铝吸附氟越多时越难脱附的特性,这项工艺只能做到除氟,却很难实现脱氟再利用。因此脱氟这个难题还需要我们未来去攻克。
5. 我怎样才能用上它? (以“我”为主语,证明自己在水处理情景中做出了更好的决策(分值0-20分); 对照所学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反思自己的思维模型、学习策略等,并提供改进证据(分值0-20分);若能够提出新假说、新规律、新概念、新理念等,分值上浮0-20分)
在学习生物这门学科时,理性严谨的思维重于一切。对待相似名词时不要主观判断,一字之差往往千差万别。对待实验和数据时,细微的操作差别和数据误差也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如我所了解过的用乳酸菌测量维生素含量(乳酸菌繁殖速度与不同维生素含量有关)。在第一次遇到菌毛时能不能主动深入了解它的具体内涵,不再后知后觉。针对除氟和脱氟课题,我们能不能不光满足于前者,后者带来的效益和价值也不容忽视,我们在未来能否找到一种脱氟效果不受吸附的浓度影响的吸附剂或者一种能实现活性氧化铝脱氟的环境。
给水2103
胡玮
202121135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