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是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实施了一系列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使我国逐步成为全球人才高地。为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我们必须集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在培养人才上“钻”,夯实干事创业根基。“一带一路”项目关乎多国,人才培养应在国际化上下功夫。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教育国际化,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应增设“一带一路”相关专业课程,加强与沿线国家高校的合作办学,多向孔子学院输送人才,扩大中文影响力,联合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同时,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习、实训和参与国际项目等方式,提升人才的实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引进人才上“搭”,搭建干事创业平台。人才如“活水”,涵养“活水”需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倾心倾力做好招才引智工作。要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针对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应制定特殊政策,不求全责备,不论资排辈,为他们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和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加大引进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允许失败、宽容失败,鼓励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积极投身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项目。
在用好人才上“奖”,激发干事创业热情。要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特长和优势,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要优化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尊重人才的风尚。对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应给予相应的荣誉和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玛纳斯县包家店镇党委彭思羽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