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因政策倾斜而刮起“大风”的地方,正牵动着资本和玩家的心。
2022年3月4日和3月5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各代表委员纷纷带着提案建议而来。
其中,全国政协委员韩雅玲提出的《关于加强“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提案》更是让运动医学“再次”被推向风口。
要知道,自2021年四季度起,随着二级市场医疗股的低迷走势,一级市场对医疗赛道的热情也不及以往。不少新药研发企业自2021年夏天就启动了融资,至今没能完成交易。
但世界的悲伤并不相通!运动医学领域在这几年,呈现的却是另外一派景象……
受“冬奥效应”影响,民众的冰上、雪上运动热情被激活,由此发生的伤痛的诊疗、康复需求与日俱增。
因此在运动医学领域上下游产业链中,半年一轮融资、三个月内确定交易的故事早已成为家常便饭。
2021年2月,德美医疗完成近1.5亿元人民币E轮融资,距离上次完成亿元融资不到半年;
2021年4月上旬,瑞郎泰科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距上轮融资也不到半年;
时隔不到1个月瑞郎泰科的老朋友万洁天元也官宣获得逾亿元战略投资。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少七家同类企业获得了总额不低于5亿元的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君联资本等知名机构。就在刚开篇的2022年,运动医学器械企业天星博迈迪已经迅速获得数亿元B轮融资,俨然运动医学正渐渐成为医疗投资的新宠儿,那么运动医学市场的这阵风到底该往哪个方向吹呢?
体医融合是大势所趋
早在1968年素有世界“有氧运动之父”之称的肯尼斯•库珀博士便率先提出“运动是良药”,并于1970年在美国达拉斯创立了全世界第一个以有氧运动为核心,专注“体医融合”和“治未病”的预防医学中心。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心肺预防康复事业初见“星火”,但进展缓慢。
2012年我国心肺康复中心仅有8家,由于不能为医疗机构带来快速经济效益,心肺预防康复普遍不受重视、处于缺乏医保政策支持和从业人员激励的落后状态。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持续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我国心肺(肾)预防康复事业才迎来快速发展机遇,目前全国已有700多家公立或民营医院开设了心肺(肾)预防康复中心,运动场地和设施得以落实和改善。
但至今为止“体医融合”仍面临两大挑战:
第一:传统的医学教育,包括本科生教育、研究生培养、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内容都缺少运动良药和运动处方的内容。而体育院校毕业的学生没有医疗资质,难以进入医疗机构。
目前在心肺(肾)预防康复机构承担患者心肺运动评估、运动处方与运动实践指导的职业团队主要由医生和护士经短期培训后承担,其中大部分团队缺乏运动医学人才或运动学知识。
因此,政协委员韩雅玲表示:“鼓励医学院校与体育院校联合创办‘体医融合专业’,包括创建双学位的培养体系。并在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培养阶段,交叉培养体医融合的研究创新人才,体育大学可招收医学院校学生和毕业后的医生或护士,医学院校也可从体育院校毕业生中招收研究生。医院和预防康复机构的健康管理人员只有很好地掌握运动学知识才能对患者和公众进行科学、量化、有针对性、个体化的运动指导。因此,在我国尽早建立起一支有体育和医学双重背景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体医融合人才队伍势在必行。”
第二:《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人口净增204万人,自然增长率为1.45%。从人口年龄结构数据可以看出,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超出0-14岁人口比例。
随着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已成为14亿人口大国的一个新挑战。
对此政协委员韩雅玲:“建议医保着力探索如何向预防康复倾斜,支持体医融合落地。充分发挥和放大运动是低成本、高成效良药的优势。”
毕竟即将来心肺(肾)预防康复新的发展趋势是预防康复走基层、运动处方进家庭。如何落实广大人民群众在基层和居家的预防康复,也迫切需要探索相关的支撑政策,尤其是医保付费政策的保障。
运动康复是迎风而起
有专家预计运动医学市场超2000亿元,并且其中非器械收入将占半壁江山。这部分主要有运动康复、运动处方师的培训认证等服务。
与其他学科不同,运动医学的诊疗中手术成功只能算完成了51%,如果康复做得不好,疗效很难被患者认可。
因此,目前在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的运动医学门诊,医生们都会嘱咐患者做好康复训练。以关节和肌肉的扭挫伤为例,若不注意就可能发展成慢性病,这些病人,在首诊拿到医生的康复处方之后,长达数月的训练都将由康复治疗师主导。
但事实上是经历过系统医学教育、并能做出这种专业医学判断的运动康复师,目前在国内正稀缺。
运动康复师需要同时兼有医学和运动两大学科背景,开设此类专业的院校不多,想招一名这样的本科或硕士应届毕业生,要在大三或研二学生中抢先“预订”。据知情人士透露,应届毕业生月薪更是在2万到3万之间,比肩互联网大厂。
同时,在该行业,主要的客户群是拥有高端消费医疗保险的外企高管,以及曾有海外留学经历、对运动康复有所了解的自付费客户。
初诊客单价在1000元左右,长期、稳定康复训练单次收费500元上下,每人每周约两到三次。以此计算,一个定价居于行业中部水平的民营康复诊所,可以在每个稳定客户身上获取的流水在一万元以上。
运动员收费更高,几乎每家小有名气的诊所都会与运动组织签定长期合作协议,如足球、篮球、网球俱乐部,以及马拉松、越野等赛事。自付费、高客单价,绕过公立医院医保控费和医疗器械集中采购压价,听起来很符合消费医疗的投资逻辑。
因此,运动康复更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趋势。
运动系统严重损伤后,到公立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仍是患者首选。而手术后的系统性康复,给了民营医疗机构做大院外市场的机会。据分析,高质量、高利润空间、合规的线下医疗服务,不管在A股还是港股,都是长期高溢价,而且是大基金会重仓。
不过,现有的运动康复诊所多设于北上广深的城市中心地区,这样能找到优秀的康复治疗师和连接到支付能力最强的群体。但这样的发展模式,在一线城市之外还能复制吗?我们犹未可知。
文/达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