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学校寒假务虚会,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美美与共、强强相促。
其中好几位部门领导都提到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在学校工作了这么多年,特别欣喜能有越来越多的同行者从关注飞得够不够高开始关心青年人能不能飞得好。尤其是他们都能从具体举措上开始助推青年教师从学生到教师的职业适应和转变,这就非常具有了发自底层逻辑的深切关怀。
说起来,现在的高校教师可不太好当。入门最起码要博士,而且最好还要有海外求学经历,有些高校甚至还要求必须得有海外学历才行。这样过五关斩六将一路走来的年轻人,哪一个在入职时不是学霸中的学霸,翘楚中的翘楚?每个人背后都有着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个家族的期待,都是经过了二十多年寒窗苦读,多方考量后最终选择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新起点。
说起二十几年,好像很长啊!想想,确实是的呀。幼儿园三年,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本科四年,研究生三年,博士生三到五年,其中最短的硕博连读也要五年。如果再进博士后流动站,那就再加两年。这还只是按照无缝衔接的时间计算的,博士就短就要二十五年。想想看,这样的学业投入,仅仅是时间成本就已经很大了。作为用人单位的高校,一个刚刚毕业的博士生,正是科研和研究能力最峰值的时候,怀揣着学业终有所成、终将一展抱负的初心,我想哪一个博士生入职时都是豪情万丈的。
只是,现实对每个人的打脸都是公平的。虽然同样是在高校,以前是学生,现在是教师,身份的转变意味着什么,我想很多青年教师入职时并没完全想清楚。对他们来说,工作不是纯粹的读书、写文章、做学术,博士毕业是独立走上学术道路的起点,必须要终身学习。而终身学习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如何处理与生活的相处之道,如何处理与新环境的相处之道,如何锤炼多赛道多窗口同时奔跑的能力更显得特别重要。
对此,很多习惯了过去在导师团队有人带领、被人安排的青年博士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样的角色转变,尤其是要建构起自己的新的思维逻辑框架,学会放弃过去已经非常习惯的路径依赖。这个过程,谁蜕变得越快,谁就能走在前列。可大部分青年教师的压力更多的是在这个阶段面临和已经奔跑了很多年的前辈们一起同台竞技,各种考核指标虽然有新人入职时的优惠和保护政策,可怎么选择融入一个新团队、如何弄通摸清开始教学科研的规律、如何学会和自己的内心对话,意识到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如何去做?进而规划出自己的成长路线图。这些都是他们必须立即面对的问题。几乎没有人不会感到压力,没有人不会焦虑。这些来自心理层面的不安定感,就是长久以来困扰着年轻博士们的环境噪音,始终萦绕在他们的耳边。抗噪能力稍微弱一点的,往往会被巨大的心理落差击倒,无所适从,错失初入职场的最黄金三年转型重塑期。
所以,当他们来到我们的校园,如果有一个庞大积极的支持系统,帮助他们能克服焦虑,保持内心的平静,拥有能沉下心来做教学科研的底气,让他们相信只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尽力生活和工作,就能达到对于自己来说足够好的目标,能让自己多年所学在一个开始逐渐倡导长期主义的校园终有施展的天地,不让入职的一刻就是他人生科研能力和学术状态的最峰值,那才是对这些年轻博士们最大的关爱和尊重。
我想,如果这些青年博士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把自己二十五年精心凝练的种子嵌入时代、扎根校园,茁壮成长,亭亭玉立,进而亭亭如盖。让多年所学终能在这块最具活力最具创造力最肩负国家创新重任的地方如枝蔓自然生长、郁郁葱葱。
这,才是我心中永远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