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得起,才是男子汉
下半场,我们逐渐失去了优势,比分从11:7变成11:10,最后被扳平。裁判最后决定通过罚球来分胜负。对方在第三位球员的时候投进了,而我们班没能投中。就这样,我们输了,比赛结束。
回班后听到胜出的隔壁班级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那是他们在总结篮球比赛。我就说:孩子们,咱们也关上门说说心里话吧。我的第一句话是,说实话,咱班今天输的有点可惜,你们觉得呢?(共情)大家都说:就是,我们不服气!然后我又说了第二句,虽然有点可惜,但是咱们也输得起!咱班的队员们在赛场上全力以赴,展现出了班级的风采,他们就是最棒的,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孩子们掌声很热烈,但是我分明看到球员们依然像一个个霜打的茄子,蔫蔫的。我当时就想,机会来了。我在黑板上写下:输得起,才是男子汉。比赛输了,不服气,想在球场上把面子扳回来,我特别理解,说明大家不服输,有骨气,我很欣赏。但是不服气之后,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呢?这时候生活委员站起来说:对方班级虽然靠罚球胜出,有运气在里面,但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我们啊,还得练!我们要强大自己,让实力战胜运气!
我补充到:作为男生,刚性和韧性同样重要。人生处处是赛场,有输有赢很正常。输赢都是暂时的,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再说了,没发挥好,不代表咱就差。博尔特也不是每次都能跑冠军,奥运冠军也不是每次比赛都能赢。不要因为一点小挫折,就萎靡不振,不要因为一两句负面评价,就感觉失去了自我价值。要学会保持一颗平常心。在以后的成人世界里,竞争只可能更激烈,失败了没有人会包容你,迁就你,你必须学会承受委屈,承受挫折。
我看到球员们脸上的不悦渐渐散去。
育人反思:
1、 如何培养良好的心态?
对于竞技类比赛,临场发挥非常重要。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心态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也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所以心态,比智慧更有力量,比能力更有价值。
今年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四分之一决赛,樊振东为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出色的心态。从开局不利到逐渐追平再到反超对手张本智和,除了实力的较量,更是心态的比拼。樊振东的胜利,不仅是一场比赛的胜利,更是一种精神的胜利。迁移到学习上,也是如此。高中,面对一次又一次考试,面对成绩的起起伏伏,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态?
第一,科学比较。跟别人学,跟自己比。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每次考试成绩,横向与其他同学相比,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找到彼此间的差距;纵向与自己历次的考试成绩比,明确自己是进步还是退步,找到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第二,发扬长处。每个人都身怀天赋,但如果用会不会爬树来判断一条鱼的能力,那他终其一生都会以为自己是个笨蛋。因此人生重在扬长。一定要用心培植自己的长处,充分放大自己的优点,活出自己的个性。
第三,持续努力。从脑科学的角度讲,一个人需要持续努力三个月,才能见到明显的效果。所以学生可能暑假补了一个假期的课,来了开学考也不一定取得理想的成绩。这听起来有点让人沮丧,但好消息是只要在学,就一定在进步,要坚信成绩会在某个时间突飞猛进。
总之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永远相信自己,虚心向别人学习,不断坚持,不断努力,不断精进自己,最终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如何引导学生战胜挫折?
人生中的生与死,相遇与离别,快乐与痛苦,从来都是成双成对的出现。成长中的孩子也必须面对“成对”的教育,比如成功和失败。钟杰老师说:成功是偶然的,失败是必然的,因此失败是人生的必修课,必须让他们经历失败时心理上的痛苦、克制和忍耐,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成长。
班里有的学生面对一两次考试失利便否定自己,垂头丧气,疯狂内耗,结果成绩越发不理想,学生和家长也更加着急。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引导?
首先,接纳情绪。允许学生有负面情绪,比如允许她大哭,理解她不涂答题卡,畏难也好,逃避也罢,接纳它们,平静的倾听,耐心的陪伴,适时的引导。
其次,真诚鼓励。孩子倾诉过之后,要看到他的努力,引导他看到自己已经做了什么,指出他做对了什么,放大他做好了什么,然后鼓励他一直坚持下去。
再次,体验成功。空洞的说教和鼓励是没有用的,孩子们需要的是切实有效的帮助,比如个性化的辅导,帮他搞懂一个知识点,帮他解决一道难题,慢慢帮他把成绩提上去。体验成功可以增加人的自信。
挫折教育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传递。作为老师,要以身作则,在面对挫折时保持乐观的态度,教会学生在不完美中寻找机会,在失败中积累经验。
我认为教育即影响,这种影响也许是轻微的,也许是剧烈的,也许是短暂的,也许是长久的,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善于抓住一切教育契机,随时随地、如影随形地去影响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世界愈悲伤,我要愈快乐,当人心愈险恶,我要愈善良,当挫折来了,我要挺身面对。我要做一个乐观向上,不退缩、不屈不挠、不怨天尤人的人,勇敢去接受人生所有挑战的人。 ——几米《我不是完美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