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
“精神暴力”
开篇以“免疫”为切入点,划分出病毒时代、20世纪免疫学时代和21世纪精神疾病时代三种形态特点。
作者认为,免疫学的根本范畴是“他者性”,基本特征是否定的辩证法,在社会领域,免疫反应表现为面对他者的反应,因此“他者性”的存在与否是区分20世纪和21世纪的标尺。
消费主义、多元融合的时代背景让“他者”的概念在21世纪逐渐淡化:陌生者更多被视为“异域情调”等消费概念、移民和难民更多被视为负担而非威胁、全球化进程加剧、杂糅性主导文化理论话语。
他者的消失意味着21世纪缺乏否定性,进而立论“21世纪的精神疾病是由过量的肯定性导致的疾病”,平和的社会产生肯定性的暴力。他反驳鲍德里亚将敌对关系作为暴力的前提,认为肯定性暴力源于系统内部,“不是剥离式,而是饱和式”。过度生产、过量信息、超负荷劳作都属于这种“饱和式”。
“超越规训社会”
规训社会产生否定性的暴力,人们是被驯化的主体,“不允许”“应当”制造疯人和罪犯;
功绩社会产生肯定性的暴力,人们是“能够”的功绩主体,“不再能够的能够导向一种自我谴责和自我攻击”,抑郁症患者和厌世者产生。
规训社会到功绩社会的转型源于生产最大化的需求。功绩主体摆脱了“规训社会”的统治机构,却转而服从于“必须做自己”的绝对命令,为实现绩效的最大化逐渐发展成自我剥削——“这比外在的剥削更有效率,因为它伴随着一种自由的感觉”。功绩主体囿于剥削与被剥削于一体的、内在的暴力结构和悖论式的自由。
“深度无聊”
饱和的环境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代人的注意力结构,深度注意力让位于超注意力——“这种涣散的注意力体现为不断地在多个任务、信息来源和工作程序之间转换焦点”,不能容忍一丝无聊。
深度无聊和沉思是不符合绩效原则的,却对创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生活”
现代信仰缺失,没有东西能长久持存,“世界进入一种普遍的去叙事化进程”,生命和生活变得赤裸和易逝,于是赤裸的生命仅能信仰健康,易逝的生活让人陷入过度活跃,“以歇斯底里”的状态投入工作。
因而现代晚期人类没有如汉娜·阿伦特所说“去个性化”、“降格为动物”,反而是“自我一直扩张到分裂瓦解的程度”,但依然符合汉娜所说的劳动社会,人类活动降格为劳作。
“过度活跃”是一种极度被动的行为方式,基于片面的、绝对化的积极力量。
“观看的教育”
过度积极即过度消极,人们毫无防御地回应一切刺激,缺少投向他者的目光和否定性情绪:中断、愤怒、恐惧悲伤。否定性的消除使人沦为自我封闭的绩效机器。
“抄写员巴托比”
抄写员巴托比有别于现代抑郁症患者。
反驳阿甘本从本体论和神学角度阐述巴托比代表纯粹力量,认为其是趋向死亡的否定性存在。
他为生活奔波,这些信件却加速他的死亡。这也许是整篇小说要传递的最重要信息。为生活付出的一切努力,都将导向死亡。
“倦怠社会”
倦怠:“功绩社会的倦怠”是一种孤独的倦怠,导致沉默、盲目、分裂(“观看能力”消失——沉默=暴力——摧毁亲密关系、语言),应该追求“亲近世界的倦怠”,引向对话、关注、和解(“我们的倦怠”——友善的氛围)
功绩主体:他者缺失——过多关注自我——自恋型人格障碍(“在一切他者中体验到自身,自我与他者界限模糊”)
抑郁症:过度紧张的、过量的、自恋式的自我指涉——自我关注=自我毁灭——自我的瓦解与空虚
读后小记
韩炳哲的《倦怠社会》是易读的(除了外二篇),篇幅不长,在他的观察视角下,常有让我恍然并深以为然的观点。读时觉得他说得很对,但读后觉得这些很对的地方不能凝成一团有力指向一个地方;读时经常会产生怀疑,觉得眼前这些词句不一定是我理解的意思,像“积极”、“他者”、“否定”,还有“健康成为唯一的神明”(怪自己读哲学著作少)。写读书笔记试图翻查出它的结构,但自己不善逻辑,只看见篇章之间的丝连,找不到内核。在我看来,《倦怠社会》更多在描述现代人的特点,这也是我看得津津有味的地方,因为我完全可以代入自己、代入身边的人。知道自己、这个社会有问题,借作者的思考可以看到更多习以为常的——隐患。最后总要落到如何立足、如何自处的方法论,作者关于“我们的倦怠”等提法蛮有意思,但总的来看好像也只是将前面的一切,不能免俗地导入关注世界、学会沉思等类似一点都不惊喜的表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