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因不懂人的心理, 只顾用“相当然”、“按理说”来理解某一个人,使自己在许多时间里受挫、碰壁颇多。
今借阅读日更之际,开始阅读德国心理学家格尔德.米策尔编著的《心理学入门》一书。
这本书风靡欧洲三十余年,23次再版,通过日常实例、大众语言,教我们如何运用心理学。
米策尔写作这本书遵循的原则:
1.科学联系,包括较复杂的联系,用大多数读者所熟悉的语言进行描述。
2.让对心理学感兴趣的人,从基础开始了解心理学,书中所涉及的研究成果都解决了哪些难题、回答了哪些问题。
3.始终把人作为研究对象,着眼于与人的直接联系。一方面作用于单个人,影响其思想,感觉和结果的条件和结果;另一方面力求描述和解释每一位读者在自己身上,在朋友和熟人身上都能观察得到的过程。
4.本书介绍的是现实理论,列举的例子重点放在说明心理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心理学的问题。
人在与环境的联系中,会反复遇到一些无法轻易解决的问题。比如: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做作业?有些人为什么觉得数学题很难解,而有些人则毫无困难?有多人本想记住的东西却很快忘记,原因是什么?有些人为什么总是很容易跟人发生争吵,而有些人则能够与人产生亲密友好的感情?有些人在急需他人帮助时,却孤立无援,应如何解释?这类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数不胜数。
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在心理学上具有重大意义。
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运用“常识”来回答,即使在没有心理学帮助的情况下,人们大多也会运用“健全的理智”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有些人有时不愿意提供帮助,被说成是“麻不不仁”和“莫不关心”,还可能被表述为这种情形,多数发生在“现代化的大都市的人群之中”。
但从专业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些问题会另有一番表述:人们在特定条件下会比其他条件下更愿意向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吗?那些可以期待人们提供帮助的条件有什么特征?人们一般说来,有愿意帮助不愿意提供帮助的区分吗?
在回答和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过程中,心理学家都要遵循一系列形式上的规则,期待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做到能够比“运用常识回答问题”更好的回答关于人的行为问题。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能够帮助现有的“常识”问题,使人生活的更有意义。
今天,我将开始学习“心理学”之旅,争取在未来的日子里,应用学习的心理学知识,为自己的工作,生活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