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一年级“数学连环画”课例让我眼前一亮:它以“向幼儿园小朋友讲数学”为真实情境,把数学、语文、美术揉进“找—画—讲”的环节里,既有趣又落地。
最巧的是“真实任务驱动”——给弟弟妹妹讲数学,让知识输出倒逼知识梳理:学生得先从生活里挖数学(比如数楼梯、认图形),再把知识点编成故事、画成连环画,最后还要讲得生动。这个过程里,数学知识从“课本里的符号”变成了“能分享的故事”,理解自然更深。
跨学科也不是“贴标签”:语文练了叙事和表达,美术练了构图和逻辑,最终都为“讲懂数学”服务。比如画连环画时,学生得用画面讲清“10个苹果分5个剩5个”,既练了减法,又练了逻辑叙事。
不过课例也点出了现实问题:一年级学生表达和绘画能力有限,需要老师和美术助教搭把手。但这种“用输出促理解+跨学科落地”的思路,确实让数学学习跳出了刷题,变得有温度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