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早晨我在上课前要把学生的手机统一收好,放在班级前面的柜子里锁好,钥匙放到一个专门的同学那里管理,下晚自习后再统一发给他们。
周四晨读开始前,我将学生们的手机收好,晨读结束后我就回办公室了。下第一节课我找一个学生有点事情,就回到班级,进入班级里的时候,无意中发现有五个男孩子正在班级里面拿着手机在打游戏,打的正嗨,一边玩一边大声喊着,完全投入其中,我到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竟然不知道,我把他们的手机一个一个收起来,他们看到我很惊讶,一脸怅然若失的表情,非常沮丧,也对我这突如其来的发现很不满意。
我什么也没有说,到要找的同学面前把事情交代好,就悄悄地离开了教室。我不说话的原因是我怕自己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我想尽力将自己收到的这个意外的“惊喜”平静接受。
我一边往教室走,一边思考:早晨明明是我亲眼看到同学们将手机统一收好的,那几个孩子的手机是刚才其中一个参与玩游戏的男孩子收的,他平时也多次帮我收过手机,以前我没有发现手机被偷偷拿出来过,是我没发现,还是这是一次偶然的状况呢?
如果我当场追究手机被拿出来的原因,其中两个男孩子一定脱不了干系。一个是管理柜门钥匙的男孩子,一个就是帮我收手机的男孩子,因为平时对他们两个很信任,所以我不想在不清楚真实状况的情况下对他们进行直接询问,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他们谁说实话都会伤害到另一个男孩子的自尊心和老师对他的信任感。
第二天进班的时候我依然没有对这件事情说什么,正常晨读,上课,考察背诵。那几个男孩子也没有表现出什么,既没有因为违反了班规做出积极的行为来争取早点拿回手机,也没有表现得更糟糕的表现,一副懒洋洋的老样子。
周五下午两节课后,学校会安排学生回宿舍做些清扫工作或者洗洗衣服之类的事情,所以我会在下午把手机发给学生,方便他们联系家长或者买点日常用品。
第六节课学生开始打扫教室卫生,五个男孩子齐刷刷地来到我的办公室,要我把手机发给他们,我对他们的代表说,“为什么要把手机给你们发回去?你们昨天在班级拿着手机大声地在打游戏,今天早晨你的晨读背诵没有完成,你明明已经违反了班级的规定,今天还不提前把背诵的内容准备好,我怎么把手机还给你?一点积极的表现也没有。”
他还想说服我,解释说他今天早晨没有迟到,我说,“不迟到是一个学生正常应该做的事情,你不能拿你应该做的事情来当做你拿回手机的理由。”
他继续问,“那我怎么样才能拿回手机?”
我说,“把你晨读中应该背诵的内容都背好了,我再考虑给你手机。”
他发现他不能说服我,就和其他同学说,“走吧,看来是拿不回手机了。”我笑了,也没有继续说什么。
过来一会,五个男孩子中的三个又来到办公室,我看着他们,等他们说话。
“老师,把手机卡给我。”其中最小的一个男孩子说,我看着他的眼神和表情,有着明显的情绪和不高兴。
“为什么要把手机卡给你?”
“没有手机卡,什么也干不了。”
“你今天早晨读的时候趴桌子,下午课堂上说自己喝水喝多了去了两趟厕所,让你背诵诗词,你说背不下来,之前答应我背诵《氓》,一直未兑现,你要手机卡我为什么就得给你?”
他的眼睛转了转,很不屑一顾的样子,气呼呼地不说话,但是也没有就此罢休的意思,我说,“我知道你不开心,但是你这样的态度和我说话,我也不开心。”
听到我这样说,他的脸色缓和了一下,接着问,“那什么时候给我手机卡?”
“你答应我背诵的内容背好了就给你,你能说到做到,我就能说到做到。”他悻悻地走了,其他两个学生也跟着走出了办公室。
过了一会,因为我们要听一位青年教师的观摩课,我正在找我的听课簿,五个男孩子中的另一名男孩子(第二次来办公室时没有他)走进了我的办公室,我看着他,他眼睛有点闪烁,眼神有些不敢看我,“老师,我不是来要手机的,我是来向你道歉的。在班级玩游戏是我做的不对,你别生气”
我看着他,“孩子,在这次违反班级规定的孩子中,我真的没有想到有你,你是一个处理事情非常明白的孩子,你的手机怎么能没有上交呢?我没有想到的。”
“我值日的时候,手机交给***了,不知道为什么他没有交,我回来的时候看到手机在桌上,也就没有放回去,下课禁不住就玩了。对不起,老师,你不要生气了。”
“谢谢你,孩子,你能主动来向老师说明情况,你很勇敢,你是一个有担当的男孩子,你能认识到你自己的错误,老师真的很开心,错了就错了,过去就好了。你在晨读的背诵中一直表现不错的,老师心中都记得。你们手机玩的时间太长了,手机成了你们的依赖,如果手机放到你们手中,你们一定会禁不住想玩的,老师也理解你们的,所以老师才要天天统一管理。以后在班级各项活动中,老师希望你能给大家带个好头,我相信你能做到的,回去吧,孩子,老师懂了,不生气的。”
从手机被收上来之后,这几个孩子中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反应。有的想通过软磨硬泡达到目的,有的禁不住表现出不满意的态度,想任性地得到老师的让步,有的则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主动道歉并承担后果。他们的表现不同,我的态度也不一样,有的让我感到失望,有的让我感到生气,有的让我感到欣慰。
当然在这个事情的处理过程中,我的做法也存在问题,我在学生和我找出理由、讲道理想拿回手机的过程中,也是和他们摆事实、讲道理,虽然他们没有说服我,但是我能感觉到他们的心里也是不高兴的,他们的目的没有达到,被我用事实给驳回了,所以小孩子心里不开心其实也是正常的。我作为成年人,在孩子和我耍态度的时候也禁不住生气,不能接纳和包容住孩子们的情绪,没有起到化解学生情绪的作用。
在和学生们这次的对话中,我对自己的反思观察是:
1.对话中我自己的情绪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其实内心是不高兴的,和以往比做的有进步的地方是我没有表现出自己的生气,也没有当场批评、指责和否定学生,而且还考虑到了学生们的自尊心,没有当时就进行追究。
2.在学生和我对话中,他们的需求是得到理解和原谅,我可以理解,但是没有像他们希望的那样把手机还给他们。
3.如果再来一次,我会在学生第一次和我要手机的时候,把自己看的的事实客观陈诉出来,
“我看到你们几个在课间用手机玩游戏,并且大声喊叫,这样会给班级的其他同学带来不好的影响,一些人看到你们没有交手机,他们也会想不交手机,这样班级的手机管理就会混乱不堪,班级的规则就成了虚设。这是你们想看到的结果吗?”
在第二次学生和我要手机卡的时候反馈对方的情绪,“我知道你看到其他同学都发了手机,你也想拿到手机(学生需求),老师没有给你们手机,你们不高兴(学生情绪),你们想让老师理解你们(学生需求),你们违反班级规定,没有做出任何事情来挽回错误,我如果把手机给你们了,下次其他人也会这样做,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你们想要的吗?”
如果我这样和学生对话,或许学生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不高兴的情绪,即使心里也会不高兴,但是他们能意识到问题出现在哪里,也会知道如何改进错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