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报名参加的樊登课堂的深度阅读训练营开营了。
在开营之前,我提前学习了两课,学习到了一个词,叫做“页速”,也就是看完一页书需要时间,通常以分钟为单位,如果10分钟看完5页,那么页速就是2,10分钟看完10页,页速就是1。
今天正式开始学习,群里就有了测页速的任务。
说起看书速度这回事,如果我真的想要看的快一点,我会运用东尼·博赞在他的《快速阅读》这本书里提到的“指读法”,也就是用一支笔来引导自己的视线,以提高自己的注意力,不跳读、不回读。书里还提到了对于书内容的理解,其实是与看书速度无关的,也就是可以在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慢慢锻炼理解能力。我还记得当初看《快速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做了书里的一些测试,好像确实看的快我的答题正确率也和看的慢的时候差不多。
经过多次快速阅读的练习之后,我发现这种快速阅读方法的本质在于——放弃内心阅读的声音。
我之前在读书的过程中,虽然嘴巴不发出声音,但是心里其实是在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的,也就是“默读”。由于读的速度没有看的速度快,所以一旦默读,就容易拖累眼睛看的速度。所以当我把读书的任务交给眼睛之后,看书的速度自然也就提升了。
虽然有时候我依然会有跳读和回读的问题发生,但当我运用指读法的时候,看书的注意力会提升许多,速度也就快了。
对于页速,训练营的课程里有这样的判断标准:∞-100,训练重点是改善阅读习惯;100-1,训练重点是找到阅读方法;1-0,训练重点是提高阅读效率。
今天测试了一下我自己的页速,看的书是《麦肯锡教我的谈判武器》,60分钟114页,页速大约是0.53,重点需要训练的就是提高阅读的效率,这也正是我目前的目标。
但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似乎总存在一个问题——看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
阅读时间结束后,我重新审视了这个问题。
我发现自己过去读书的时候,一直存在这个问题,而我似乎从未正视过这个问题,简单归结于“我的记忆力大约就这么差”,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学习了很多记笔记的方法,并通过看完书整理笔记的方式,以“提升”自己的记忆力,增加对一本书内容的吸收量,甚至对于自己的笔记方法略有些沾沾自喜。
目前我的笔记方法似乎有越做越烦琐的倾向……
重新思考“看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这个问题之后,我才开始意识到,其实并不是我记不住,而是我根本没有让自己去经历记忆的过程。
还记得之前听樊登老师讲《认知天性》包括一些其他相关的书籍的时候,都会说到自己的看书的方法——看完之后合上书本画脑图。
也许记忆力就是需要经历这样一种“阵痛”,才能有所提高,而我恰恰总在执行“用时间代替思考阵痛”的方式在进行记忆。就拿《掌控习惯》这本书来说,虽然我认为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但第一遍看完之后,我实际能够记住的只有几句话,很多策略是在第二遍的时候才记住的。
而我在背诵国学经典的时候,几乎在每个段落刚开始背诵的时候,都会经历“背不出来”的烦恼,正因为在背的过程中,有地方卡壳了,我才能知道自己哪里没记住,从而针对薄弱环节进行记忆。
反观我的读书过程,就没有经历过这种“阵痛”,所以对于一本书,看完了我只能说出个感觉,但想要把一本书里的内容讲清楚,就有一点困难了。
在接下来的阅读过程中,这可能是我需要攻克的难题。
有挑战,才会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