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除了上文所述的现象外,鲁侯亲自出面领兵的时候,未必就是地位较高的右军跟随,左军也是可以伴随出战的。譬如僖公十五年(前645)的“牡丘之盟”以及随后救徐:
……十五年春,楚人伐徐,徐即诸夏故也。三月,盟于牡丘,寻葵丘之盟,且救徐也。孟穆伯帅师及诸侯之师救徐,诸侯次于匡以待之……(左传.僖公十五年)
就“寻盟”会议所在地而言是在牡丘,即今山东聊城一带;“诸侯次于匡以待之”则南移到卫国南部的匡邑,即今山东金乡;而诸侯所救之徐更远在宋国的东南方向,今安徽宿州市的泗县附近。由于诸侯距离战场还有相当距离(大约二百公里以外),因此需要伴随的部队不多,所以公孙敖(孟穆伯)所帅之部队当为鲁国出动的左军大部。
此次鲁侯直接率领公孙敖所在的左军与会并参战,右军当留在鲁国负责保卫以及参与春播工作。参会期间不可能所有卿都出席,如果季友参与“寻盟”工作的话,起码大司马臧孙辰是需要留守鲁国,或者如果大司马随同的话,季友就会留守主持内政。
从上述安排可以推知:某一次会盟或者作战,随同国君或者独立出战的卿未必就与参战之军的将、佐完全匹配。譬如同时进行的“牡丘之盟”与救徐之战,由于需要兼顾“寻盟”、作战等双重任务,所以当为右、左两军各出一卿分别负担陪同国君会盟和领兵作战的任务。而不是需要机械地完全派出左军将、佐,因为要考虑到会盟期间与其他诸侯配备的卿大夫对等的原则。
那么既然考虑到需要会盟,为什么一定还要派左军参战,而非直接出动右军呢?这就揭示了另一个现象:如果连年需要不断派兵提供兵役或者劳役,需要考虑各军之间的跨年度轮换,避免一军人员连年出动。我们需要结合自僖公十四年(前646)至十六年(前644)连续发生的几个事件来分析:
……十四年春,诸侯城缘陵而迁杞焉。不书其人,有阙也……(左传.僖公十四年)
按照《公羊传》的说法,此为淮夷、徐、莒等国灭杞,齐桓公无力阻止,只好在靠近齐、鲁之间的缘陵重建杞国并出兵城杞,所以《经》、《传》都记载了这事。但是由于事先霸主齐桓公和诸侯没能尽力拯救杞国,只能事后补偿,因此说“有阙也”;“不书其人”即没有说明都是哪些国家哪些人参与了,就是为了批评诸侯在此事上的敷衍态度。
类似地,在“牡丘之盟”与救徐之战之后一年,诸侯再次联合出兵城鄫:
……十二月会于淮,谋鄫,且东略也。城鄫,役人病,有夜登丘而呼曰:“齐有乱。”不果城而还……(左传.僖公十六年)
结果由于工程负担量太大,役人不堪劳苦,仅仅因为有人煽动即放弃了这次工程。此时距离齐桓公去世还有一年,估计其对于驾驭诸侯已经显得力不从心,而且参与的诸侯也各怀鬼胎,因此尽管此次动员的时间在十二月农闲时候,仍然没能实现给鄫国筑城的计划。当然这里有一个技术上的矛盾,即在于周历十二月大约相当于公历十一月,虽然农闲,但土地已经上冻,就春秋时期的建筑技术手段而言,进行土木工程十分不利。役人刚刚经过十月收获的辛勤劳作,还得在冻土中取土、运输并且夯实,工作难度太大,因此发生骚乱导致“不果城”。相比之下,僖公十四年城杞在开春之后土地解冻才进行,工程就会相对顺利一些。
综上,考虑到僖公十五年由左军参与救徐之战,很可能僖公十六年的为鄫筑城工作动员了右军参与,此劳役主要由占随军人数三人至二的徒役进行,而甲兵主要负责监督和管理,并适当分担部分工作。这种劳役虽然不容易像兵役那样产生伤亡,但工作量极为可观,参考平定“王子朝之乱”后诸侯城成周(前509):
……元年春,王正月辛巳,晋魏舒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将以城成周。城三旬而毕,乃归诸侯之戍……(左传.定公元年)
当时的战役常常一天之内就分出胜负,而且主要由有地位的贵族负责。相比之下,劳役仅工程本身就得持续一个月,却主要由待遇很低的徒役负责,而且不像作战那样还可以通过劫掠补偿消耗,甚至有可能影响开春的播种工作,因此参与者普遍积极性不高。
而自从僖公六年(前654)右师伐郑、救许,到僖公十五年(前645)左军会于牡丘,可以推知这两年之间似乎没有进行过动员,即鲁国可能根本没有参与前646的城杞工作;或者如果鲁真的以右军参与了城杞,那么更早一年(前647)“谋淮夷病杞”且“谋王室”的“咸之会”中,鲁国当以左军参与了随后的“戍周”以防范戎难之行动,尽管此也没有得到《经》、《传》的直接证实。
如果真的如上所假设,那么僖公十四及十六年两次动员了右军,所以僖公十五年的“牡丘之会”只得动员左军。到僖公十六年(前644)城鄫的时候,为了不影响来年春播而提早动员右军出动,结果由于天气等原因施工困难,导致城鄫不了了之。
下文我们将分析僖公在位后期(前643-前627)历次用兵的情况,并结合我们在本章归纳的几条现象,以求总结出一系列规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