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选择表达方式
(一)叙述
1.叙述的含义与要求
叙述写的记载与表述。
叙述是指写作中对对象的情况等所做的记载与表述。
叙述的对象有事件、现象及心理活动等。
叙述是写作最基本的表达方式。
叙述一般都应该交代清楚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必要时还可以交代事件的序幕和尾声这就是叙事的情节结构。
但在意识流小说及其后的一些现当代小说创作中,叙事则看不清情节的更迭,而是按照意识的流动进行叙述,这就形成了叙事的心理结构。
就情节结构而言,叙述应该符合以下要求:
一要思路明晰,线索清楚;
二要主次相生,详略得当;
三要讲究技巧,富于变化。
就心理结构而言,叙述则要求依据意识(常常是无意识或潜意识)的流动来进行,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墙上的斑点》王蒙的小说《春之声》等。
2.叙述的类别
(1)按叙述时序分。
人们习惯于根据叙述情节的时间关系把叙述区分为顺叙、倒叙、插叙、分叙等类。
顺叙,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实际时间顺序进行叙述,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
这种叙述是一种纯粹的自然时序,实际上就是按照情节结构进行叙述。
如《郑伯克段于鄢》(《左传·鲁隐公元年》),文章由庄公寤生写起,这是事件的序幕,然后具体叙述了郑伯克段于鄢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最后写到庄公母子“隧中相见”,这是整个事件的尾声。
再如,《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齐策》)则由冯谖“无好无能”写起,接着具体叙写冯谖“弹铗三歌”“收债于薛”及替孟尝君“复凿二窟”-“游说梁王”“助孟复相”--使孟尝君稳坐相位数十年的全部过程。
两文采用的都是典型的顺叙方法。
一般说来,顺叙的长处在于易于组织、安排材料,文章易于做到层次清楚、有条不紊,也适合普通读者的认知与阅读习惯;但是也容易平铺直叙,缺乏起伏变化。
因此采用顺叙方法时,应该精了剪裁,注意做到详略得当,力避平铺直叙。
倒叙,是指把事情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突出片段提到前面先写的叙述,即后发生的先写。
倒叙通常采用先交代结局的方式进行叙述。
如理由的报告文学(扬眉剑出鞘)先从比赛结束后受伤的栾菊杰被送到医院检查治疗写起,再回头叙述她参期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第29届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的情况,重点叙写她在决赛中受伤还坚持比赛,直到最后获得亚军的过程。
可如鲁迅的《一件小事》,先交代“一件小事”对自己的影响--"于我有意义”,“使我至今忘记不得”然后再具体叙述车夫“碰”倒老太太并主动将她送到警察局的过程。
倒叙的优点是可以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也免了顺叙的单调。
插叙,是指在中心叙事中暂时中断一下面插人另一相关事件的叙述。
插叙常有追叙和补叙之称。一般认为,插入的叙述是对中心叙事发生前的事情(往事)进行追述,就称为追叙。
如方纪的散文《挥手之间》中关于延安机场的修建、重庆谈判的背景等事情的插叙,《
《祝福》中关于祥林嫂苦难遭遇的叙事也属此类。
文章的插叙常常是对中心叙事起补充说明作用,因此也称补叙。
插叙强调的是所插叙内容与中心叙事的结构关系,追叙强调的是所插叙内容与中心叙事的时间关系,面补叙强调的是所插叙内容对中心叙事的作用。
以上三种叙述方式在实际写作中可以兼用。
如鲁迅的小说《祝福》在中学教学中有人习惯于把它当倒叙的范例,若单就祥林嫂的故事本身而言,确实如此;
但整篇作品的叙述实际上并不这样简单。
就整个作品的中心叙事而言,它是顺叙,先写“我”旧历年底的回乡见闻,重点写见到临死前的祥林嫂的情形;
当得知祥林嫂死讯后,接着插人了有关祥林嫂悲惨遭遇的回忆;最后又回到了中心叙述上写“我”离乡返城前故乡的“祝福”情景。
整个叙述实际上是在顺叙大框架中的插叙与倒叙,是三者的结合。
分叙,通常是指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方面分别展开叙述。
如中国古代小说中“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话分两头”的叙述方法;
也有人把分叙解释为对若干人物或事件的平行叙述,因此分叙也常称作平叙。
实际上,我们不妨把分叙与平叙区分开来:把“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类的叙述称作分叙。
这类被分开叙述的实际上是一个事件的两个或多个方面,而不是两个或多个事件;就整个作品而言,所叙的事并不是两条或多条线索。
而把像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之类的双线并行的叙述称作平叙。
作品一边叙述安娜·卡列尼娜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一边叙述列文对农村社会出路的探求。
需要说明的是,真正的双线并行是无法做到的,平行叙述在实际操作上总是表现为交叉叙述,即两个或多个叙事被分成若干“叙事块”交替着叙述出来。
这种叙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表现最为直观。
(2)按叙述人称分。
人们还常常根据叙述的人称--叙述者叙述时所使用的具体称谓或口吻--把叙述分为第一人称叙述与第三人称叙述两种。
第一人称叙述,是指叙事时使用第一人称“我(们)”的称谓或口吻进行的叙述。
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老舍的《月牙儿》等。
第一人称叙述是从“我(们)”的角度进行观察,所叙述的内容是“我(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或所见所闻,所以叙述都要受“我(们)”的制约。
因此,其长处在于叙述角度固定,便于选材、剪裁,可将散碎的材料结缀成篇:同时缩短了文章内容与读者间的距离,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其短处则是不能全方位地展开叙述.即叙述要受到“我(们)”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应限制凡超出“我(们)”的作为、思想见闻以外的事情都无法表现,同时这种限制容易造成叙述的主观性。
因此,作者在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时候,“应该记住,这个"我的视野被限制了"。
认识第一人称叙述还应该了解叙述者“我(们)”的角色。
一般认为,叙述者“我(们)”在叙事中的角色可以区分成三类:1、主人公如鲁迅《狂人日记》老舍《月牙儿中的“我”;
2、参与者-如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中的“我”;
3、目击者(见证者)如鲁迅<孔乙己》中的“我”。
比较而言,“我”是主人公或参与者的,可以写“我"的经历、作为、见闻和思想等;而“我”是目击者的则只能写"我"的见闻、思想,而无法写“我”的经历、作为。
第三人称叙述,是指叙事时使用第三人称“他(们)”的称谓或口吻进行的叙述。
这样的叙述在写作中占大多数,可以任意列举,尤为中长篇小说的写作多用,如卡夫卡的《变形记》福克纳的(响哗与骚动》、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曹雪芹的《红楼梦》等第三人称叙述所叙述的全部内容都是“他(们)”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所见所闻。
由于这种叙述是作者在写他人的故事,作者常常可以假定叙述者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因而其长处是能够全方位地展开叙述,即叙述不受或较少受叙述者所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从多层面、多角度更加真实地反映生活、摹写心理;
其不足则是缺乏亲切感,与读者的心理距离较大。
有人把第三人称叙述又区分为全知叙述和限制性第三人称叙述,这实际上是谈第三人称叙述的叙述者与所叙故事的位置关系,属于叙述视角问题,前者是全知视角,后者属限定视角,在此不再多论。
从上述分析可知,第一人称叙述与第三人称叙述各有长短,二者是互补的。
叙事时选用何种人称,一般应该考虑文章本身表达的需求及作者的叙事能力、叙述习惯等。
当然,第一人称叙述与第三人称叙述的区分是相对的,在具体文章中使用的情形各异,有使用单一人称叙述的,也有两种人称交互使用的。如鲁迅的《祝福》与《狂人日记》前者是先第一人称,后第三人称;后者是先第三人称,后第一人称。
今天满满的干货啊。就到这里休息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