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

今天上午听了郑希冰老师和廖丽萍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

郑希冰老师从聚焦本质,读书为要的语文教育核心出发,以读书为要的实施策略为手段,介绍了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

叶圣陶先生说:“出口为语,下笔为文。”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的各个领域,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以科学高效的识字教育为基础实现尽早阅读,进而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需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

阅读是吸纳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可以充分满足儿童强烈的求知欲望;阅读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主要渠道,在阅读中汲取不同语言的营养;阅读是最好的自我教育,使阅读成为儿童文化生活的第一需要;在阅读中可以巩固并增识汉字,实现无师自通。

在阅读时,尽量给孩子营造安静的阅读环境,让孩子没有压力、不受打扰地静心读书;读书还要持之以恒、圈点批注,注重积累;多读、多记、多写、多背,积累观点、思想、生活、语言。

书读得越多,圈子越大,未知越多,探索欲越强,越渴望读书,如此良性循环,才是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

廖丽萍老师则是从小学语文学业质量监测命题思考的方面来阐述,新课标提出课程内容以“学习任务群”的方式组织,把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内容融合其中。

依据情景,确定主体任务群;依据主体,选择多维度阅读材料;依据第三学段学业质量要求及学生认知特点,思考监测题群;依据阅读能力考查维度,依托情境编拟试题。

今天的内容,我会结合现实情况,运用到我的教育教学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