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土炕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在土炕上睡到35岁才进城使用床板。

土炕也是经过祖祖辈辈的改进到如今,它有几大好处:

1.稳固踏实,没有床板的摇晃和振动。

2.保暖,冬季时候在炕窑里面生些火再堆满麦糠或者其他的碎小庄稼秸秆碎末,一晚上都是热的。所谓的暖被窝,其实就是提前拉开被子,就能蓄热了。

3.睡得人多,大炕可以睡十来八个人。以前中学的实疙瘩炕(没有炕窑实心),还有车马大店的通炕睡得人更多。

4.炕围文化,我结婚时已经不请画匠了有那种专门的画纸可以直接贴上去,上一层清漆。但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都是在石灰面上,画匠精细的描绘,画的内容有三国故事,有24孝,有戏剧人物。画的边缘饰以万字拐或者福字不断头,真是精美绝伦,看着赏心悦目。有句话:老婆孩子热炕头,就充分体现了炕头与生活的密不可分。

5.可以当做客厅和餐厅,冬季来了客人招呼炕上坐。炕上可以摆放小桌,一家大小围坐周围,家庭主妇炕沿伺候不停的填饭。所谓的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就是这么来的。等到儿子娶了媳妇,婆婆就坐到了炕上。

来了客人当然被礼让坐到正位。

当年工作队来我家做客,我家包了胡萝卜素饺子招待,我们小孩被撵到外边,我们趴在窗台上往里面观看,工作队匆匆的浅浅吃完,跳下炕往我家案板上放下粮票就走了。

这就是党的好干部,不多吃多占,与群众炕头心连心的故事。

6.炕头还可以炕干粮食,秋季收粮后碰到多雨,就把被子拿开,放上粮食,下面烧火,去掉一些水份,不至于发霉。

7.农村的炕,那就是今日的暖气房,冬季来了躲进来。啥活都可以干。

我从满月到结婚另立门户单过之前,都是与爷爷奶奶在大炕上睡。思念失去的亲人自然就想起炕头的点点滴滴。思绪万千,历历在目。炕虽远去,笔可寄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四月的坝头,上演着冬天与春天的缠绵,冷得让人无法招架。这个冷,不如冬的透澈、凛冽。是一种消磨人的、黏湿的春寒,侵蚀...
    暖暖818阅读 3,017评论 0 1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为了写北方农村冬季取暖,平时留心积累了一些素材,同时翻阅了《河北鹿泉南...
    李红进_b6e0阅读 5,022评论 0 0
  • 每到四月天,坝头的冬天与春天像展开了一场热恋,久久不愿分开。今天中午可以穿半袖的温度,明天忽然就来雨夹雪,再一天密...
    暖暖818阅读 4,940评论 0 0
  • 一个窝,是我们的灵魂的保护壳。没有房子遮风挡雨,我们心中就没有安全感,就没有着落。 家,是中国人最看重的地方,宅院...
    丁海峰冀吴阅读 5,393评论 1 5
  • 老屋其实也不算老,与我同岁,说他老,是因为已经拆掉了,老的只能存在于我的回忆里。 四十二年前,我出生刚学会爬的时候...
    西安老蔡阅读 4,021评论 6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