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离开: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断舍离”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提出的。“断舍离”成为了时尚新词,意思是:断绝你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年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迷恋。
――摘自一微信好友的文章
我喜欢收藏,当然不是收藏字画古董。而是喜欢收藏杂物。
比如:各种各样的购物袋。平时买回家的衣服袋子,日用品袋子,买菜回来的袋子。鞋盒子,电器盒子等等,总舍不得扔掉,老想着那么好的袋子盒子,扔了多可惜,另外可以重复利用。所以,家里随处都可以找到购物袋,垃圾桶是用淘宝回来的纸盒替代的,垃圾袋是用不够好看的袋子替代。
大大小小的物件只管往家里添置,很少有处理掉的。不用的物品几乎把一个房间装满,整个房间看上去乱七八糟,连下脚的地儿都没了。其他房间各个床头柜的抽屉里也是满当当的。老公曾笑侃:我觉着,是不是再有几个抽屉你也能给它塞满。
从东西最多的一个房间开始。旧衣服早已整出一大包,放在角落里。好些衣服已经多年不穿了,每次整理出来,只是从衣柜挪到角落的大袋子里,大袋子又从这个角落挪到另一个角落,里面的旧衣服有增无减。
多年前穿过的鞋子曾经那么喜欢过,而如今也压在看不见的地方,如今,它早已不再发挥它的作用了。
收集购物袋,纸盒子的时候,只想着或许以后有机会会用着的,留下吧。而如今,发现那些袋子盒子还是原封不动的躺在那。
收拾房间的时候,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想到了 小时候的生活经历。父母是农民,姊妹多,还有爷爷奶奶,生活重担都压在父母的肩上。为了供我们姊妹几个上学,他们每天顶着酷暑,冒着严寒辛苦劳作,吃穿用度非常节俭,什么都不舍得丢掉,哪怕是一块用旧的毛巾,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
如今,我们几个足以有能力让父母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然而,根深蒂固的生活习惯却刻在了心间。
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当我买回一件衣服或者一件物品时,如果价钱稍微贵一点,我就有一种难言的愧疚感。可很多时候又忍不住的去追求外在的物质。
老公经常会对我说一句话:“不管什么东西,价钱再贵,买回来为人用了,它就值了。那些对你没用的东西,再便宜,买回来也是没用。”
看到了自己的内在小孩:小时候物质的匮乏,如今,这么爱收藏,不能舍弃,是在满足小时候的自己。
最后,每丢掉一件物品,就心疼一下,说一句:“断舍离。”一个下午,不知道说了多少次。
忙碌了整整一下午,跑了四趟下楼丢垃圾,整理出了一个宽敞明亮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