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研究视角,充实历史认识的厚度
梁启超认为二十四史不过是“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传统史学风格易导致“后人读了这些史书,只知道史上所谓的英雄人物,不了解在背后支持英雄成就功勋的群体”。此外,教科书限于篇幅,呈现的多为结论性语言,过程性语言缺乏,可谓是“骨感”有余而“丰满”不足。如此,学生只会忽略劳动人民的历史功绩,他们所拥有的也仅是对历史的一种狭隘认识。
1.聚焦劳动者群体
笔者在研究历年全国卷时发现,命题者对古往今来中外劳动人民生活境况的考查青睐有加,其意在让学生贴近人民群众、尊重人民群众,感受到他们是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唯有如此,学生才可能会逐渐热爱劳动。
以贞观之治为例,我们都习惯于从国家视角对其进行歌颂,却忽视了人民群众的作用。历史上,土地兼并现象屡见不鲜,农民受尽盘剥。虽然如此,他们却依旧沉醉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所谓男耕女织,远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和安逸。“以妇女为后备劳力,于农忙时从事劳作,平时则操持家务,也生产以纺织为重要项目的农舍手工业。事实上,农事稍闲时,男子也将多余的时间与精力投入手工业生产”。这或许才是中国古代农民最真实的反映。再如,中国近现代的农民与工人群众是如何不断推动中国实现独立与富强的呢?十月革命以来苏(俄)联劳动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诸如此类问题,学生未必了解,所以教师应当成为学生走进劳动人民生活的“领路人”。
2.关注劳动者价值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学说。只有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才能实现。低层次的需要包含: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所以,学生还需意识到不同时代的统治者也给予劳动人民不同程度的关怀,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在逐步提升。如此,方可促进学生高层次需要的实现。
例如,在教学小农经济时,教师还需说明中国古代政府为保护自耕农利益而采取了哪些举措。在学习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学生确实需要了解西方劳动人民是如何奉献自我,但还要认识到西方国家是如何建立、发展社会福利制度的?笔者以为,基于以上做法,学生才能获得归属感与尊重感,从而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3.坚持“五育”并举
马卡连柯曾指出,劳动教育应该与其他教育相结合,才能施展出教育的最大作用。所以,在一线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融合贯通。限于篇幅,笔者仅枚举两例。
在介绍“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时,就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教师可充分挖掘他是如何发扬劳动精神、奉献精神的历史细节,以细节丰满人物,于润物细无声处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促进了“立德树人”任务的有效落实。又如,在欣赏“农民画家”米勒的《播种者》《拾穗者》《晚钟》等作品时,除了寻求艺术美之外,学生还需体验作品中的劳动美。如此,美育与劳育实现了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