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过年就只是:
有一整套的新衣服穿;
在家里吃好吃的;
去亲戚家吃好吃的;
顺便收收红包;
顶多被问一句上几年级了,被交代要好好学习。
基本上都是快乐的事情。
长大后,过年就要:
考虑人情往来(发红包);
单身的被催婚、结婚的被催生;
买一件新衣服还可能被家长嫌弃不够时尚、不是名牌、看不出面子;
毕业后每年都要被亲戚问做什么工作、工资多少,却从来没有人问我过得累不累、开不开心;
甚至有些亲戚自己也没挣几个钱,还要用很疑惑的语气问你怎么挣得那么少?
有人话不停嘴、拼命想展现自己的面子;
更有人想踩你的面子抬他的面子。
就感觉,
小时候,世界对你好像都是善意的。长大后,世界就变了脸,总有很多让你不开心的人和事情在你面前不停出现。
山区的孩子,小时候总是缺乏物质的。
因此导致孩童时期对春节期间的丰盛大餐抱有极大的喜悦之情,可以支撑着不厌其烦地翻山越岭、转换交通去各个地方走亲戚。
而现在因为生活越来越好,大餐不再稀罕,在心中的价值变低了,就无法让你继续忍受交通和环境的不便。(小县城的过年期间,很多日常有的公共交通会停运)
最重要的是,小时候只管吃好喝好就行,总是快乐的。长大后大家却开始不露声色地攀比:工作体不体面,收入高不高,房子、车子有没有,怎么还不结婚/生孩子……
小时候无忧无虑、只要开心就好。长大后就好像面子成了唯一,且只由物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