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压力大,疲惫、萎靡似乎成了许多人的常态。近期阅读了《萎靡:如何在这个让我们疲惫不堪的世界中重新感受活力》,书中的观点给我有些启发。
作者科里·凯斯提出,萎靡的反义词是“蓬勃”(flourishing),一种元气满满、积极向上的状态。这让我联想到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对青年精神的倡导,无论是自主、进步、进取,还是世界、实利、科学,都体现出一种积极蓬勃的生活态度。这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让我们看到追求蓬勃状态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渴望。
书中提到,情绪是一种副产品,我们遇到情绪时应首先接纳,就像佛学打坐冥想中对待潮水般的情绪,不否认、不评判、不急于改变,顺其自然。这种接纳情绪的态度,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应该传递给孩子,让他们明白人生中的孤独和悲伤是正常的,这些时刻恰恰是增长智慧的机会。
凯斯提出的蓬勃公式“蓬勃(Flourishing) = 情绪幸福 + 心理幸福 + 社会幸福”,以及实现蓬勃的六个基础领域——接纳、自主性、连接、能力、精通和意义,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与其单纯追求快乐,不如从这六个方面追求让自己运转良好,追求蓬勃。很多时候,我们所追求的好东西,如回报、他人的爱、社会地位、良好的关系等,都是做正确事情带来的副产品。我们应该做个供给侧的人,先讲奉献,主动爱人,专注于正确的事情,而不是一味地追逐这些副产品。
书中还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精神病学是一个非常不成熟的学科,目前没有任何一种心理疾病可以被真正治愈,也没有一种治疗精神障碍的药是根据病理学思路研究出来的。这让我们意识到,单纯依靠药物缓解症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从自身出发,寻找让精神蓬勃的方法。
凯斯研究的让精神蓬勃的五个行动方法——学习新事物、建立温暖和信任的关系、玩耍、让人生有意义有目的、要有精神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实践路径。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积极行动,让自己的精神状态逐渐变得蓬勃。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使命,用使命引领自己工作,远比用金钱衡量快乐得多,人生的意义也会更加明显。然而,很多人虽然能辨认好书,却很难将书中的理念付诸实践,总是短暂坚持就匆匆放弃。正如书中所说,成功的路不拥挤,因为能坚持走下去的人太少了。希望我们都能成为那个坚持走下去的人,在追求蓬勃的道路上不断前行,重新感受生活的活力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