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躺平文化
初次听到躺平这个词,是在我生完孩子后回归学校第一周的讲座上,有个老师讲现在的教育制造了越来越多的焦虑,焦虑分数,焦虑排名。有个学生问我们是否可以用躺平的姿态去回应。老师无奈的说,你会选择躺平吗,没办法躺平。
后来,我开始思考躺平,躺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躺平呢,躺平有哪些表现?躺平是不是都是消极的呢?我们要拒绝躺平,还是一定程度的接纳躺平?我们怎样与躺平和谐共生?……
2021年12月6日,躺平被列为“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百度词条上给躺平的定义:“躺平,网络流行词,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内心都毫无波澜,对此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心理。”不禁让我想到一个表情包……
事实上,网上对“躺平现象”已经有了很多分析,很多人对这样一种“随缘”的态度持比较推崇的立场,认为是一种平和的生活态度;也有持批评态度的,认为是逃避生活,不思进取,甚至有将其归结为现代犬儒主义。。“躺平”显然有其自身特点,其表现有一个很宽的谱系,从风轻云淡到颓丧绝望,不能轻易归于其他类型。
也有很多分析认为“躺平现象”是对现代社会过于紧张状态的一种修正,是对现代社会巨大压力的无奈反抗;或是认为这是一种极端精致的自我主义表现;但更多的情况是,很多“躺平青年”家庭背景足够富裕,自己的聪明才智也足够应对社会,年纪轻轻就已经走遍世界,但他们依然是“漫无目的”“心不在焉”“无所用心”。
问题的关键来了,当他们足够应对社会时,为什么会始终采取一种完全不走心、茫然若失的态度?为什么这个社会会在现时代出现这种状况?这才是我们最要发问的。
早些年流行的加缪的《局外人》、萨特的《恶心》等,都深刻地刻画了这种“无动于衷”的生存样态。在《局外人》中,加缪描写的主人公默尔索先生是个“怎么样都行”的角色:母亲死了,无动于衷;是否结婚,怎么都行;甚至在审判他的法庭上照样“麻木不仁”,对于判处自己“死刑”也置身局外。对他来说,“什么样的生活都一样”。加缪以小说家的敏感揭示了现代世界中这种“局外人”现象。对于文学作品的这种存在主义式表达,很多人都很熟悉。在加缪、萨特那里,他以小说形式来表现只是显得更加荒谬而已,他们以一种极致的方式表达出当人与这个世界相脱离后产生的荒谬感。在《局外人》里,主人公默尔索最后莫名其妙地变成了杀人犯,但依然是一种“局外人”的态度。这种刻画给人以强烈震撼,这是小说戏剧通过表现的极端性来显示现代性的后果。
改革开放40 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中国社会进入所谓“现代社会”的40 年。40 年带来的不光是GDP 的全面提升,不光是中国经济规模位列全球第二,不光是光鲜亮丽的城市风貌。一种现代性社会的消极后果也同样悄然而至,它的负面性特征也同样如约而来。
一旦进入现代性逻辑,在享受现代社会成果的同时,必然会带来现代性的消极后果。现代性社会的个体主义、物质主义、工具理性会不断地制造“空洞主体”。
首先,它是现代社会个体主义的后果。现代社会在推崇个体的自由和权利的同时,关于价值叙事能力全面退回到自我身上,所有超越自我的宏大叙事都不再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和说服力,我们对于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意义感开始全面失落。在这种情况下,现代社会关于“自我”的预设显得如此干瘪,产生不出任何积极进取的向度。这一点黑格尔在批判康德的道德性时就已经讲过,当我们高举主体性时你就要警惕了,在纯粹“自我”的背后就是一个“空洞”。托克维尔也认识到,个体把自己封闭在自身之中,从而导致全面的平庸与狭隘。这正是“躺平现象”的主要特征。
其次,它是现代物质主义的后果。关于现代社会中物质主义的流行,一方面我们看到物质主义驱动着现代社会对于物质欲望的极大追求,出现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另一方面,物质主义在社会生活中的全面贯彻,是对精神生活本身的清空,事实上全面限制了人们的自由选择能力。对于崇高的精神生活,人们显得苍白无力,无所适从,全面浸淫于物质生活带来的是精神上的空虚,“躺平现象”正是物质主义过后留下的一片苍白。
最后,它还是整个社会工具理性过于发达的后果。工具理性的最大特点就是霍布斯所说的“计种“投入-收获”的分析。在这样的分析框架下,任何独立的价值观念都会被利益最大化所消解。工具理性不具备任何价值建构的能力,“躺平现象”正是在现代社会工具理性盛行的前提下,一个空洞主体表现出来的精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