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型成长》第五章是内驱力:如何培养孩子的积极性。开篇先否定了我们奉为圭臬的胡萝卜加大棒策略,这种策略是外部动机,长期使用不仅不能帮助孩子形成内驱力,还有可能破坏孩子的自我成长长远计划。对孩子成绩或其他成就的奖励会降低孩子的表现水平,压榨他们的创造力,还会导致不良行为,例如作弊等。
长远的动机配方:1.正确的心态 2.自主性胜任力和归属感3.处于最佳水平的多巴胺4心流。
正确的心态就是保持成长心态,庆祝努力而非成就。
自主能力的重要理论自我决定论提到人类的三类基本需求: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归属需求。
自主需求就是让孩子尽可能多的把控住自己的选择。胜任力并不是指孩子真正能胜任所有的事情,而是孩子觉得自己可以胜任。想到儿子学拍篮球和跳绳,在专业爸爸的指导下,运动能力有限的儿子能连续拍球数百个不断还能左右换手,跳绳则是在六周岁的时候就能跳50个不坏,可纵是如此,儿子从来不觉得自己会拍篮球,会跳绳。同班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说自己会拍篮球,儿子羡慕不已,看到有小孩能跳绳10次,儿子就夸赞她好棒。这种现象出现一方面是儿子是那个喜欢为别人鼓掌的人,另一方面也是孩子在学的过程中形成的不是我努力就能进步、就能胜任,而是自己怎样都达不到预期的负面认知。归属感则是指个人与他人之间,有一种让人感到关爱的纽带。
针对昨天的“非焦虑临在”,怎样能做到呢?1.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欣赏自己的孩子。2.致力于自己的压力管理。3.淡定面对最大的恐惧。4.采取非批判性接纳的态度:接受、选择、行动可以作为公式化的解决方案。